上一回我们说到不同的情绪对应不同的脏器

上一回我们说到不同的情绪对应不同的脏器,所以心理问题不是单纯的大脑问题,而是一个综合的生命问题。今天我们来说说思想认知对情绪的影响,我们未来将如何应对这个问题。

作为一个中国人,获得思想认知的方式大多来自学校。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核心定位“四个现代化”,我想七零、八零后对这个口号一点也不陌生,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工业文明,通俗一点讲我们的国家要搞工业化,产业工人是需要教育的,所以,我们的教育体制完全围绕产业化的培养方式,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我们培养的更多的是产业工人。就像当时很多老师说的:“学会数理化,走遍世界都不怕”。然后专业分文科、理科,同时理科的人数较多,因为未来好就业。

这个教育体制尊重科学,让我们觉得科学是万能,对逻辑思维进行了加强。这是好的一面,但是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因为是批量培养,所以大家的思维模式相似,就会造成一些现象被直接定义,批量处理,而缺少了对个体的思考。

举两个例子:

第一,抑郁症,这个病是一种精神类的疾病,需要终身服药。诊断的时候也是围绕症状,再加上一个非常制式的问卷就直接诊断了。患者也表示完全认同。同样的高血压、糖尿病等等,都是通过批量的办法直接解决的。但是,你去问医生这个病是如何造成的,医生只能含糊其辞的给你一些共性的生活习惯,从而导致,没有谁会深究成因。

第二,更年期,我遇到很多女士,四十多岁,我看她的脸,说她宫寒,她总是习惯性的说,马上更年期了,本来就该不正常。但是我只是简单的改变了她的生活习惯,告诉她一些针对性的养生办法,不久例假就正常了。

这就是我们现在大多数人的认知方式,喜欢用标准的经验去定义一些事情,而缺少了独立的思考。

所以在我们实现了工业化,并且成为了工业国中的佼佼者后,我们提出了生态文明,改革教育体制。然后就有一大堆工业文明培养出来的专家,告诉你接下来,你该如何卷,如何逼迫自己的孩子参与那种流水线的培养方式,挤破头!然后研究生读完,在家无事可做,没有爱好,没有自己理解这个社会,创造生活的能力。

思想意识的核心是独立思考,敢于跳出固定认知。就像易经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行健:尊重自然规律,符合时代背景,顺应时代发展。

君子以自强不息:建立自己独立的人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做你自己!

一个有自己独立人格的人,是自信的,懂自己的,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愿意去不断探索这个世界的。毕竟人类这五千年,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不足5%。干嘛给自己套个缰绳,还要去端铁饭碗,现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任何人都可以上,物质极大丰富,可是你就迈不开腿。所以,你的思想认知就像一个枷锁一样,把你牢牢的困在那里。活得太累,喘不过气来。#命理#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