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旌德:以“绿”生“金”做好笋文章

中新网安徽新闻5月12日电(通讯员 王冬 涂必君)茶叶季过后,云乐镇山中春花烂漫,林地里春笋破土,山中的野生竹笋长势飞快。

“我们很早就来了,山下的笋都被其他村民拔光了,想要拔新鲜的得往深山里走,那里的笋又多又嫩”。满载而归的村民袁玉美边说边数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准备回家剥笋。据袁玉美介绍,这种野生竹笋的笋期有60—70天,在此期间每天都有很多村民来山上找笋拔笋。

为了确保新鲜,村民们都是当天拔笋当天剥。“先用指头掐住笋尖,然后将脱离的竹壳缠绕在食指上,快速旋转几圈,壳就脱落下来了”。袁玉美热情地介绍传统的剥笋手法。这种小竹笋在徽派料理下呈现出多种吃法:与腊肉煨汤炖、与咸菜肉丁合炒,吃上一口鲜嫩爽口,唇齿留香。

满山的水竹笋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也是村民增收的好法子,当日新鲜采摘的竹笋通过水煮、晒干,平均能卖出30余元每斤的价格,这为村中的低收入人群提供了一条增收路。“从出笋开始至今,我已经卖了几百元的小竹笋了。”村民龚桂香开心地说道。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云乐山区气候温和,雨水充足,特别适合野生小竹笋的生长,“我们要充分挖掘山区独特的生态资源,让我们的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推向市场,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刘村村党支部书记夏世权说。(完)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