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用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省商务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坚持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上持续用力,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奋勇争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全省商务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决扛牢使命、感恩奋进,持续推进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建设,一步一个脚印将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擘画的“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对接国家战略,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将国家所需和湖南所能结合起来,既要跳出湖南看湖南,也要立足湖南谋湖南,突出实施对接融入国家战略标志性工程,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展现湖南作为、彰显商务担当。一是借“跳板”出湖出海。深度对接融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等国家战略,用好广东、上海、海南等对外开放门户“跳板”功能,加快建设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办好沪洽周、港洽周、京洽会等招商活动,有序承接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不断提升“拦水坝”“蓄水池”作用,把更多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留在湖南。二是以展会聚势聚力。办好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突出“开放创新、中部崛起”主题,精心举办中部六省产业链招商对接会、跨国公司圆桌会议、国家级经开区产业转移对接会、绿色能源产业投资交流会等一系列务实活动,力求达成一批新的合作,进一步健全省际合作机制。三是一体化先行先试。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前提下,先行先试推进长株潭区域市场一体化、流通一体化、自贸创新一体化,协同打造促消费和招商引资、展会平台,不断提升长株潭都市圈的综合实力、要素吸引力和整体竞争力,更好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和其他板块发展。

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抓好高水平招商引资。以“4×4”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主攻方向,以构建全省大招商格局为统领,瞄准“三类500强”、跨国公司、“专精特新”企业和国内外一流研发机构开展产业链招商、敲门招商、应用场景招商、资本招商,建立目标企业库、项目管理库、机构联络库和全球招商地图“三库一图”体系,大力推动湘商回归、校友回湘、湘智兴湘,办好2024年湖南先进制造业应用场景大会,力争促成一批场景供需对接合作落地。深入推进外贸高质量发展。鼓励企业进口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资源产品,提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等优势产业和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竞争力,加快中欧班列、国际航空货运、江海联运、铁海联运、东盟货运等五大国际贸易通道建设,拓展中间品贸易、跨境电商、保税维修、文化贸易等新的增长点,不断提升外贸新质生产力。持续打造高效能营商环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RCEP、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推动涉企政策精准直达经营主体,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树牢“不管外商客商,来到湖南就是湘商;无论国企民企,扎根湖南就是湘企”的理念,全力打造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提升平台能级,着力打造开放新高地。突出“一带一路”和自贸试验区带动,把各类开放平台打造成为湖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链接“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突出首创首为、“四新四力”,纵深推进制度创新、协同创新、产业创新、环境创新,做好装备制造、对非经贸、数字经济、临空经济、临港经济、有色金属、生物医药“七篇文章”,围绕工程机械、现代种业、现代石化等优势产业推动全产业链集成创新,探索跨境再制造、融资租赁等重大改革创新试点,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着力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借《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复的东风,充分发挥中非经贸合作创新发展中心、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中非标准合作创新中心等平台作用,围绕产品准入、标准认证、外汇结算、易货贸易等方面开展探索创新,促进中非产业链合作,吸引更多从事对非贸易的经营主体集聚湖南。创新提升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平台。聚焦“五好”目标,突出“三生融合”“三态协同”,促进产业园区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鼓励园区企业开展设备更新和技改投资,加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考核和国家级园区动态管理。推动7个海关特殊监管区提质升级,大力招引外向型企业,持续建设加工制造、研发设计、物流分拨、检测维修、销售服务“五大中心”。

激发消费潜能,不断满足人民新期待。充分发挥商务工作联通内外、贯通城乡、对接产销的优势,从供需两端发力,以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创造消费需求,以消费扩容提质牵引有效供给,更好满足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激活消费新需求。落实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抓紧制定换新支持政策和清单,推动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智能家装消费及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消费。培育消费新业态。发展数字、绿色、健康、国潮消费,培育建设新消费品牌创新城市,打造“智慧+”“景区+”消费场景,点亮“夜经济”,形成一批“本地人常去、外地人必去”的网红打卡地。推进数商兴农、直播电商、社区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发展。推动大型实体零售企业向场景化、体验式转型。打造消费新场景。推动长沙对标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聚焦“一店一早”、补齐“一菜一修”、服务“一老一小”,加快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推动智慧商圈和步行街高质量发展,新增一批高品质消费集聚区。持续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进一步补齐县域商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推动城品下乡、山货进城、电商进村、快递入户。

加强党的建设,持续营造商务新风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商务高质量发展。强化政治建设,坚持分析问题考虑政治因素、推动工作落实政治要求、解决问题防范政治风险,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坚持“重德才重实绩重公认、用正用准用顺”导向,加快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高水平专业化商务工作队伍。强化能力建设,加强商务领域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研究,切实做到“党中央有号令、省委有部署、商务见行动见实效”。强化商务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开明开放、敢作敢为、成人成己、自信自强”的商务文化。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引导全省商务系统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营造风清气正、心齐劲足的政治生态。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