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残 深圳智能康复辅具展在南山文体中心广场开幕

深圳新闻网2024年5月14日讯(记者 林玟珊 通讯员 王汇欣)内置传感器的智能电动假肢机器人可帮助残疾人稳步前进;骨传导助听器通过直接震动颅骨,使声音传递到听力障碍者的内耳,大批智能化辅助器具新产品、新技术亮相南山文体中心广场。

在全国第34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5月13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残疾人艺术汇演—智能康复辅具展在南山区开幕。

本届辅具展以“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邀请了深圳市20家前沿企业参展。参展产品近50项,包括脑机接口技术、智能下肢外骨骼康复系统、3D打印假肢、骨传导助听器等,全方位展示了深圳在辅助器具领域的前沿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其中,部分“科技助残”产品不仅能为残疾人提供帮助,也能为大众生活带来便利。以智慧床边监护解决方案为例,该产品由南山区企业自主研发,可实现实时监测心率、呼吸率等,出现异常时会及时预警,可降低因人力疏忽或延误导致的风险。

借助辅具展的广阔舞台,多家参展企业在商务合作、产品推广、创新研发等领域收获满满。现场,南山区企业——心流科技,其所展出的脑机接口社交沟通训练系统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体验。据介绍,这是一款类似发箍的智能头环脑机接口装置,可改善孤独症儿童症状。“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助力残疾人有效进行康复训练,实现行动自由,提升生活品质。”心流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

活动现场(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作为首批全国12个康复辅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地区之一,近年来,深圳市康复辅具产业蓬勃发展,南山区更是乘势而上,涌现出了一批全国领先的康复智能辅具创新企业,如脑机接口技术、智能下肢外骨骼康复系统等,为残疾人康复贡献“南山力量”。

据悉,本届辅具展由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主办,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承办,为期3天,展出时间为5月13日至15日。值得一提的是,5月15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残疾人艺术汇演将同步在深圳举办。届时,来自大湾区“9+2”城市的200名残疾人艺术家将相约南山,呈现一场丰富多元的艺术视听盛宴。

活动现场(照片由主办方提供)来源:深圳新闻网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