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品牌日闭幕 看重庆如何向“新”而行

重庆之声5月14日讯 5月14日,为期5天的2024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落下帷幕,重庆馆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数据显示,活动期间,重庆馆接待观众3万人次,接待专业团队60个,成为中国品牌博览会的“人气王”之一。其中,此次活动的重庆参展商也赚得盆满钵满,比如,“冕宴小面”仅现场销售量就超过1000盒,达成合作意向数十家,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分析,近年来,重庆品牌建设取得了十足的进步,无论是重庆这座城市本身,还是重庆的产业集群品牌、区域公用品牌、企业自主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正在快速攀升。但客观来看,重庆品牌建设仍存在一些短板亟待补齐,还需向“新”而行。

为什么重庆品牌建设竞争力会快速攀升?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导、重庆市品牌学会常务副会长廖成林分析,这主要得益于重庆三大突出的优势。

“首先,作为全国工业重镇,重庆产业优势突出,正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重庆越来越多的工业品牌加速崛起。”并且重庆是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历史久、规模大、体系全、创新强。据资料显示,截止2023年重庆汽车产量达到232万辆,排名跃升至全国第二位,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长10.5%,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7%,可以说,以长安、赛力斯为代表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除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品牌焕发新生,登康口腔在国际巨头云集的牙膏市场零售额常年位居行业第四、本土品牌第二,宗申、重庆啤酒、太极药业、智飞生物、天友乳业、红蜻蜓等正力争上游,加快打造国内国际知名品牌,成为重庆工业经济生力军。

“此外,作为一座山水底色的历史文化名城,重庆文旅资源优势无可复制,错落有致、山环水绕的地理资源不仅重塑了城市形象,更是打造了响亮的文旅品牌。”廖成林分析。

重庆被称为“山城”和“江城”,江岸高楼林立,远处山峦起伏,城市立于山间江畔,高低起伏的地形地貌孕育了穿楼的轻轨、长江索道、大扶梯、盘旋的立交、白居寺长江大桥等热门打卡点,“8D魔幻之城”的城市品牌持续走红。

磁器口、洪崖洞、解放碑城市文旅地标星罗棋布,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红岩精神在这里孕育,重庆还坐拥世界自然遗产武隆喀斯特、南川金佛山、巫山五里坡和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以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世界温泉之都等特色资源等重量级文旅品牌。

同时,廖成林指出,特别需要看到的是,乘着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浩荡东风,重庆正阔步走向开放最前沿,开放优势正加速提升城市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目前,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长江水道与全球航线、跨境班车等交织成网、无缝连接,重庆品牌正加速走向世界。

但品牌建设也是一个生态系统集成的结果,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历史文化、地理区位等要素直接影响到重庆品牌建设的理念、路径,也决定着品牌拓展空间、发展速度等,想要培育名头响亮的国际品牌,这对重庆而言仍面临挑战。

重庆大学国家级特聘教授、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姚树洁指出,尤其是重庆品牌建设还缺乏全国乃至全球性的龙头品牌,特色优势品牌实力还参差不齐。姚树洁表示,未来,重庆应当把功夫下得更深一些、脚步更快一些、魄力更足一些,推动重庆品牌焕“新”蝶变,加速迈上新台阶。

对于工业品牌而言,姚树洁建议重庆要紧盯时代趋势和发展方向,举全市之力聚焦新产业,做大做强现代工业品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未来产业新品牌。

对于文旅品牌,重庆要集成利用、科学整合、跨界破圈,升级构建新的世界级旅游品牌。“比如,在重庆这座‘8D魔幻之城’,如何解锁新视角、新体验、新玩儿法,重庆‘低空经济’品牌打造就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姚树洁表示。

据了解,就在今年的五一小长假,不少市民坐上滑翔伞,感受翱翔天际的速度与激情;乘坐直升机低空游览,换个角度鸟瞰8D山城风光,刺激、好玩的低空飞行体验成为不少市民和来渝游客的“新宠”,用“飞行模式”打卡山城成为时髦体验。

“对于城市品牌,重庆要打开新格局、新视野,特别是利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契机,结合AR、VR等现代手段,利用原宇宙等沉浸式体验新场景,打造基于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可以任意平移的未来城市新品牌。”姚树洁指出。

比如,洪崖洞和千与千寻童话世界里的小镇仿佛连通时光隧道,重庆白居寺长江大桥就像通往另一个维度的星空穿越之门.....姚树洁表示,未来,重庆要充分发挥奇特地貌格局、充满未来感的建筑等特色资源,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打造全新的科幻城市品牌,让网红城市变成“长红”。

重庆之声记者林瑜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