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宝典》为啥要挥刀自宫?周伯通说出真相,原来是这样


来源


在金庸的著名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引入了一项极为独特且富有争议的武学秘籍——

《葵花宝典》。这门武功以其苛刻的修炼条件闻名,即要求修炼者必须“欲练此功,必先自

宫”,强调了对修炼者身心的极端要求,爱情都不要了!

《葵花宝典》据传由前朝皇宫中的一位太监所著,以内功为主,外功为辅,尤其强调速度与

精准,练成后能使修炼者动作快如闪电,难以捉摸,几乎达到无懈可击的境界。


这门武功的起源和华山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华山弟子岳肃、蔡子峰偷窥宝典并各自默

记部分内容,导致华山派因对宝典理解不同而分裂为剑宗和气宗。《葵花宝典》的残本后来

分化为《辟邪剑谱》,由林平之所得并修炼,显示了即使只是残篇也足以使一个武学新手迅

速成为武林高手。


尽管《葵花宝典》威力巨大,能迅速提升修炼者的实力,但它也被视为邪道武功,反映了金

庸武侠世界中“速成的邪道武功”往往伴有重大缺陷和隐患的主题。在小说中,它不仅改变了

东方不败的命运,使其武艺超群却性格扭曲,同时也深刻探讨了权力、欲望与人性之间的复

杂关系。


在《笑傲江湖》早期流传的版本和一些非官方的传说中,关于《葵花宝典》的起源,确实存

在着这样一个浪漫而又悲凉的故事。据说这门绝学由一对情侣所创,男子的名字含"葵",女

子的名字嵌"花",两人情深意切,故以"葵花"命名此宝典。他们的爱情故事与王重阳与林朝英

的爱情悲剧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都是由深情转为对立,最终各自创造了克制对方的武学。

《葵花宝典》也因此被分为阴阳两部,即乾部与坤部,分别代表了武学中刚与柔、阴与阳的

极致,江湖中人有时也将其并称“天书地书”或“阴录阳录”。


然而,这些细节并未在金庸先生正式出版的小说中出现,而是经过民间传说和读者们的想象

丰富而成。在正式版本中,金庸简化了这段背景,直接将《葵花宝典》的创作者设定为一位

前朝太监,这既符合书中对于修炼此功需自宫的要求,也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至于太监的

具体身份,外界众说纷纭,童贯与郑和等历史人物的名字偶尔会被提及,但这些均属于读者

的推测与联想,并非原著内容。


至于《葵花宝典》修炼需自宫的原因,林平之在书中给出的解释触及了表面现象,即自宫是

为了避免在修炼过程中因内力激荡引发的强烈情欲导致走火入魔。但实际上,这一设定背后

更深层的含义,或许与阴阳平衡、内功修炼中的“清净无为”原则有关。自宫被视作割舍世俗

欲望,达到身心纯净的极端手段,从而使得修炼者能够更好地控制内息,驾驭宝典中至阳至

刚的武学精髓,同时避免了阴阳相冲带来的危险。这不仅是一个生理上的要求,更是一种对

修炼者心理与精神层面的极端考验,体现了金庸先生对于武学修为与人性探索的深刻思考


周伯通给出了解释

让我们借鉴周伯通在桃花岛上的那段对话来深入探讨《葵花宝典》自宫之谜。周伯通曾向郭靖透露,自己年轻时因破了童子之身,从而无法修炼王重阳的高深武学,进而被黄药师困于

桃花岛。这一经历间接反映了武术修为与个人情欲控制之间的紧密联系,尤其是在某些高深武学体系中,如周伯通所述,童子之身被视为修炼的必要条件。

《葵花宝典》的修炼要求自宫,实质上是采取极端手段,强行断绝修炼者的情欲根源,以此达到精神上的纯粹与专注。金庸先生构建的武侠世界观中,“内力”不仅是一种身体能量的表

现,更是与修炼者心灵状态密切相关的内在力量。修炼高深武学,如同修炼心性,二者不可分割。正如小龙女因情感波动而差点走火入魔,以及少林寺的玄澄大师,即便武学修为登峰

造极,最终也因心中杂念导致一夜之间武功尽废,这些例子均说明了情欲与杂念对于内功修炼的潜在威胁。

因此,《葵花宝典》通过自宫这一极端方式,追求的是一种极致的身心分离,试图将修炼者

从尘世欲望中解脱出来,使内力修炼达到无欲无求、纯净至阳的境界。这一设定不仅强化了小说中武学修炼的哲学深度,也深刻反映了作者对于人性、欲望与超脱主题的探讨。


解释二 只有太监可以练习


《葵花宝典》的创设及其自宫要求,有一种理论认为,这门武功实际上是由一位具备特殊生理状况的太监所创立。在古代中医理论中,人体经脉被认为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与内功修炼

息息相关。太监由于净身手术,其生理结构发生了变化,缺失了与生殖系统相关联的一条特定经脉。这条经脉在传统医学观念中被认为与情欲及部分内力的运行有关,它的缺失对太监

来说反而可能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内力循环路径,使得太监能够修炼出不同于常人的武学。

因此,《葵花宝典》的创立者基于自身的生理特点,设计了一套武学体系,该体系的核心在

于通过自宫的方式模拟太监的生理状态,废除普通男女都拥有的那条特定经脉,以达到修炼上的突破。这种做法在理论上能够使修炼者达到一种身心的极度净化,隔绝了因情欲波动可

能引起的内力失控,从而使内功更加精纯、强大。

对于女性而言,尽管她们没有对应的生理结构改变,但在《葵花宝典》的修炼逻辑中,那条

特定经脉同样被视为修炼的障碍。由于生理构造的差异,女性无法通过简单的自宫操作达到同样的生理改变,这便解释了为何《葵花宝典》通常认为女性不适合修炼。这种解释虽然带

有浓厚的虚构色彩,却也反映出金庸小说中常蕴含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深入挖

掘,特别是关于人体、自然与宇宙和谐统一的道家理念。通过《葵花宝典》的设定,金庸不仅创造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武侠元素,同时也探讨了修炼与人性、欲望之间的深刻关系。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