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经开区一中八年级十五班 张淑雯 习作·“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观《第二十条》有感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这是《第二十条》这部电影所表达的主旨。 电影讲述的是以检察官韩明为主线的几起案件,巧的是这几个案件一开始都被按“故意伤害罪”给定了性,可你细看却又觉得不公,因为这几起案件分别是:韩明的儿子因见义勇为,在救助被霸凌的同学时误把霸凌者张科的鼻梁打折而被追责;公交车司机张贵生,因在车上救一名女生,不小心将几个流氓打伤而被判刑4年,出狱后他三番五次去上诉,可都被驳回;最后一个,也是贯穿整个电影的案件,便是聋哑人赫秀萍的案件,她的丈夫为了救她及家庭,打死了长期对他们施暴的刘文经而被捕。 这一起起案件不禁让我感叹,这是怎么判的啊?难道对抗邪恶、保护自己还有错了?更令我惊讶的是,原来在以前即使你被打了,可伤口深度不足3厘米基本不能立案。但正义永远不会缺席,里面的检察官吕玲玲说过两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一句是:“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这句话一出,仿佛一件件冤案都被牵连出来;还有一句是:“做好事一定会付出代价,可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不做。”她在说这句话时,目光坚定,神色严肃,在这一刻,她的身上凝聚着所有人的希望。 电影的最后,韩明在申诉时的辩论让王永强无罪释放,他的行为也被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所界定的“正当防卫”。 回到现实,各项法律都在逐渐成熟,就像电影中说的:法律的存在是为了让犯罪代价更大,而不是让做好事的成本更高。在当今,我们不用因误伤了人而被谴责甚至判刑。这一切不仅要归功于中国法律的成熟,更要感谢像吕玲玲、韩明一样面对案件,追求正义,不屈不挠的每一个伟大的检察官。正因为他们的坚持,才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人民更有信仰,国家更有希望。 (指导教师:蔡银环)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