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人们的生活原来是这样,简单纯粹带着小幸福

七十年代是一个激昂奋进的年代。那时候人们的生活简单纯粹,虽说人们过得是一眼能望到头的日子,但生活没有太多的焦虑和压力。接下来就让这组七十年代的老照片带我们回顾那时的生活,不知其中是否有您宝贵的记忆。


七十年代的马路其实还是比较干净的,不像八十年代垃圾纸屑开始多起来。马路上还能经常见到人力拉的货车,十分辛苦。红色的砖楼是那个年代常见的建筑。

那时的马路上汽车并不很多,常见的是公交车、卡车和这种小轿车。

当年的火车站和过街天桥,站台上雨棚都没有,周围随处可见年代感十足的老房子。

站台前等车的乘客,排成两队等待上车。

西安泡馍馆门口的场面。当年能来吃碗羊肉泡馍并不是容易的事,还需要粮票。

一家餐馆里来了不少食客吃饭。那时候经济实惠的拉面很受欢迎,一碗阳春面一般在一毛钱左右。

人们的穿着比较淳朴,以灰色和蓝色为主,没人敢穿得花里胡哨。

注意看人们脑袋上戴的棉帽子,几乎是当年的标配帽子,不仅暖和还不冻耳朵。

下雨天黑色的雨靴也十分常见,不小心的话还经常会进水。

七十年代多人照相的标准模式,体现的就是一个饱满的精气神。

自行车上的一家四口,日子虽然简单,但洋溢着真诚和幸福的生活味道。

一个军人家庭的三口在古建筑前的合影。

光荣退休的女工。辛苦了一辈子终于能好好休息了,而且还有不错的退休金,那时候光荣退休的工人和职工都觉得十分高兴,并积极规划自己的新生活。工厂和单位也非常负责,职工即便退休后生活遇到困难也可以向单位反映。

北京的街道上正在拿着两个萝卜的女人。冬天白菜、土豆和萝卜是北方家庭最常见的菜肴,而且价格便宜,家家都能吃得起。

故宫里游客们正趴着窗户往里面认真看,他们很想知道当年皇帝和贵族们是如何生活的。

在江南水乡人们正在河里洗衣服。不仅是洗衣服,人们还经常用河水淘米洗菜,缺乏应有的卫生意识。

北京胡同里的孩子。可以看出他们的眼神中带有些纨绔的“匪气”,那时候的很多孩子都是这样顽劣长大的。

那个年代人们保家卫国的意识强烈,有的学校里还会开设射击课。

面对镜头孩子们的眼神带着天真和好奇,眼神十分单纯,有的孩子衣服还带着补丁。

七十年代末天安门广场竟然有商贩在卖萝卜,放到今天简直不敢想象。

这里是岁月珍宝馆,感谢您的观看。

举报
评论 390
  • 前三十年,是改天换地,辉煌伟大的三十年,大至分以下三个阶段: 1、头十年,从无到有。 2、次十年,从小到大。 3、后十年,从弱到强。

  • 那个年代人们没有什么生活压力,主要是社会稳定几乎没有贫富差距!!

  • 那个时候的住院发票,而且单位报销

    长图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