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车化工油居然与食用油混装,恐怖!
近日,罐车化工油食用油混装事件引发关注。#煤油罐车装的食用油流向了哪里#?在汇福粮油官方公众号一则推文中,记者看到部分被汇福粮油称为散油销售客户的名单中,包括三河亚王食品、上海浦耀农产品、上海楷烨粮油、北京世纪悦福、众和裕丰粮油、天津华科科技、保定宏海粮油、方顺联合粮油、沈阳中城供应链。这些公司中,有不少做的是餐饮供应链的生意。而令人心理极度不适的是,煤油罐车混装食用油,可能还不是最糟糕的情况。有长期从事罐装车运输业务的司机透露,包括工业废水、塑化剂、废机油、减水剂这样的非危化品液体,都可能与食用油共用普货罐车。

食品安全不能仅是说说而已,必须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企业经营者要时刻绷紧食品安全这根弦,加强企业诚信建设,不能存任何侥幸心理。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生产经营者是保证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在当前的严格监管之下,仍有少数企业置若罔闻、铤而走险,主要还是企业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不够强、责任未落实、管理不规范、贪图利益等。从源头控制和防范食品安全风险,要引导生产经营者夯实主体责任,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认识,相关从业人员要学习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知识,增强诚信意识,自觉守法 经营。
其实群众对于相关部门加大力度打击食品安全犯罪的效率还是表示认可的,在短短不到半年时间内,国家先后破获了多个食品安全问题的大案,为百姓吃上安心饭做出了贡献。但人们也产生了疑问,为何相关部门总是在媒体曝光后才能有所察觉,是相关法律法规出现问题,还是我们的监管部门对于乱象不具备先知先觉的能力。
我国对于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已经相对完善,真正需要改变的是让一些地方的相关部门如何真正背负起监管责任。他们在群众最基础的需求上面太过于相信自己,过于敷衍、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负责的区域不会出现相关问题,心安理得地拿着“红包”。




这一事件起了网民热议,认为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是监管部门的失职,也是违法成本太低造成的,要杜绝“事后诸葛亮”,可以尝试成立民间监管部门,并赋予一定的权力,在第一时间对违法现象做出惩处,同时民间监管部门与官方监管部门可以互相监督机制,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兹事体大。在这一领域见利忘义一次,就将终身不被信任,这是法律对公众的庄严承诺。“终身禁止从业”得不到落实,会给食品安全带来极大隐患。以往问题食品之所以层出不穷,原因之一就在于对相关犯罪的处罚力度不够,使违法获得高于违法成本。一些不良商家在被判刑后,过不了几年就“又是业内一条好汉”,这让公众如何甘心,又如何安心。而“终身禁止从业”既能警醒“后来人”,也能约束“过来人”,从而营造良好食品安全环境,维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希望有关部门认真履职,别让这条良法成为“说说而已”。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