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国打痛了?两大“王牌产品”大出血,西班牙首相或下周访华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贸易摩擦正处进行时,传出西班牙首相计划访华的消息。

“王牌产品”生存空间被压缩,不着急也难,但属于西班牙的支柱,又是什么?

为经贸关系而来

综合西班牙多家媒体传出的消息,桑切斯计划访华时间在9月8日,首选两地北京和上海,唯一目的只有加强中西两国经贸关系。

中方略微出手,西班牙就遭不住了,想缓和关系,更想冲淡一票赞成的影响。

欧盟对华加征关税前,举行过一次非公开的投票,关乎欧委会的最终决定,西班牙选择了赞成,加征关税最终成型,支撑者中,西班牙是重要存在。

从一开始,西班牙就坚决支持对中国电动车加征临时关税,该国经济部曾发声明,“如果我们的公司受到伤害并且不能在公平条件下竞争,欧洲必须进行自我防卫”。

拿不出被“威胁”的证据,言语却充满自信,西班牙对中国电动汽车的敌意可见一斑,而中国接下来的举动却是有理有据。

商务部在6月6日收到了中国畜牧业协会递交的反倾销调查申请,相关从业者要求对来自欧盟的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证据提交,调查提上日程。

西班牙农民很担心,身为中国的主要猪肉供应国之一,内脏占据到了出口总量的46.5%。

西班牙并不常见的部位扛起了对华出口的大梁,反倾销开始后,养猪户非常担心,贸易战中,营生之本成为“筹码”,目前的西班牙找不到能够取缔中国规模和价值的市场。

可惜,西班牙的一家公司,成功进入被抽样的名单之一,更让西班牙养殖户笑不出来的一点,俄罗斯也对中国的猪肉市场虎视眈眈

计划三至四年内占据中国猪肉进口市场的10%,出口产品中也有不受青睐的内脏等部队。

为了提高猪肉出口产量,俄罗斯国内已经开始扩大养殖,悲伤消息已有一个,养殖户濒临崩溃,与之作伴的,又会是哪一群体?

经不起调查

西班牙的酒商,日子也不好过。

相关产业部门递交上调查书,针对白兰地的反倾销调查随即开始,深扒出猛料,出口到中国的欧盟白兰地确实存在倾销。

国内相关白兰地产业因恶性手段遭遇实质性损害威胁,高达30.6%-39.0%的倾销幅度,是欧盟的不合适。

深思熟虑后,商务部决定暂不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留有余地,但市场,从来容不得弄虚作假。

和猪肉一样,欧洲葡萄酒也非常依赖中国市场,从1月到7月,欧洲酒业迎来“寒冬”,对中国的出口量,减少了将近四分之一。

三大支撑国家分别是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下降最厉害的就是西班牙,出口量只有830万升,比之法国的3080万升,差距可真是不小。

40%的下降率甚是恐怖,两大王牌都迎“大放血”,西班牙焦灼是应该的,但对中国,它始终是一个矛盾体。

欧盟的做法,大多数情况下,西班牙都是支持的,但因为债务情况、战略资产对中国过度依赖等种种情况,又想保持与北京的持续性合作。

地缘政治格局随时间不断变化,美中关系“恶化”,西班牙谁都不想得罪,主动选择从狭意上理解“去风险”,双双减少对美中两国的依赖,不支持“脱钩”。

“脱钩”对西班牙来说本身也不现实,数字领域,它离不开美国,绿色技术转型,又没有比中国更好的伙伴。

昔日还能自信发言,因为大多数西班牙的企业都没有接触过中国市场,所以西班牙过度依赖中国消费者的风险相当有限,猪肉和白兰地两大市场生存空间的压缩,很快让西班牙意识到了问题。

自负的状态不适用于对准中国,想来也矛盾,西班牙既想向绿色转型,又坚决反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这是为什么?

舆论广传的一种说法,在欧盟成员国中,西班牙是第二大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将中国商品挤出去,留给西班牙的市场也就越多。

考虑基于现实情况,无奈“大出血”的情况已经发生,西班牙要是访华,经贸上的问题确实会成讨论的关键,当然,中方也需要一个说法,自己存在反倾销行为在先,欧盟怎么还要贼喊捉贼,针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出于的,到底是怎样一种心理?

参考资料:观察者网:2024-7-17:“欧盟对华电动车征税首轮咨询性投票:12国赞成、4国反对、11国弃权”

南方新闻网:2024-8-29:商务部:原产于欧盟的白兰地存在倾销,暂不采取反倾销措施

观察者网:2024-8-20:欧盟在中国的这块“肥肉”,俄罗斯想抢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4-6-24:“没有其他市场能替代中国”,西班牙养猪户担忧成为贸易战“筹码”

举报
评论 24
  • 欧盟已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重税,目的已经达到,现在是给点胡萝卜🥕,安慰一下。不要想得太多,更不要自以为是。

  • 中国本是农业大国,但现在米、麦、肉、奶等都依靠进口。反观大陆的农田,要么荒废、要么盖楼,目前安心务农的劳动力大都是50~70岁的老人家,万一发生中西方对抗,乃至战争,则后果不堪设想!

  • 打一棒,给个糖。加关税已是事实,来说几句好听的话,换取巨大的利益。这是美西方的常用手法,我们要打自己的牌,办好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