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龙兴寺,岁月沉淀的瑰宝

彭州龙兴寺,岁月沉淀的瑰宝
杨柏书(武侯)
彭州龙兴寺,心心念念想去拜谒一次。今年国庆期间,儿准备陪我去,我因事耽搁,他自己去后回来告诉我,值得去一趟。虽然提上日程,却又未成行。直到不久前央视热播一部谍战片《宿敌》,大都取景于那里,观看着一眸一颦的精致画面,一直萦绕在脑子里挥之不去。就在昨天终成行去了一次,惊艳到的不仅是眼帘,还有灵魂。
初冬时分,阳光洒在彭州大地,龙兴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千年的佛韵光辉。在那条正对着佛塔的中轴线的老街,老远就能眺望寺院里金光闪闪的佛塔。我赶紧下车,闪在街道行车道上,匆匆拍了一个完整的画面。那帧相片里的龙兴寺,还有佛塔,实在让人着迷,养眼。太美了!

彭州龙兴寺,历史渊源流长。它始建于东晋咸康三年(公元337年),在这近1700年的历程中,漫长岁月的洗礼,见证了历史文化的诸多变革更迭,沉积了多元文化交融,犹如一颗镶嵌在历史长河中的星星,更加璀璨夺目,魅力无穷。
初冬里,龙兴寺别有韵味。天空清澈明静,暖暖的冬阳毫不吝啬洒向龙兴寺,愈发光彩辉煌。神情皆备的香客和络绎不绝的游人,掩饰不住的向往和专注,沐浴着和煦阳光,聆听着飘渺的梵音,井然有序地缓缓移入寺内。瞬间,映入眼帘的是那尊高耸入云的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塔,让人遐想,更加期待。
我点上一柱高香,诚惶诚恐地面朝舍利塔,顶礼膜拜。心虽悸动,情亦释然。与其说这尊宝塔改变了一些固有的认知,不如说给千篇一律的佛塔注入了新意。于是,我静心欣赏着她与众不同禅韵和典雅。

眼前的佛塔,就像古埃及飞来的一座方尖碑,来自远古,四棱足现,没有重檐歇山翘角,没有雕梁画栋,却呈梯形由下至上逐渐递减,直立挺拔向上,干净利落。不过,就在那不经意的简约间,却潜藏着奥秘,散发着好似吴哥窟般的神秘气息,隐隐约约,给广袤的川西平原佛塔,镀上一层神秘色彩。尤为精彩的是,她宛若一柄镇邪的龙泉剑,锃光瓦亮,厚重的年代感和时尚的金属感,古朴中透露着现代元素,自带着时空交错的信息,总是让人作摸不透。当人们驻足在这里,恍然一场梦,一边徜漾在蓉城熊猫塔的流光溢彩,一边游弋在舍利塔的灿若星辰。相约古今,兼容中西,这就是彭州龙兴寺舍利塔的魅力所在。也是彭州龙兴寺与众不同的特质和精彩。

彭州龙兴寺不仅体现了古代佛教建筑在力学与美学上的智慧,让人心神宁静。而且寺院整体布局流淌着历史和文化的底蕴让人折服。寺院在中轴线上安放舍利塔,将80多米的佛塔置身中央。仰望佛塔,犹如仰视25层的摩天大楼。佛塔至下而上分若干台面,每层台面设多窟神龛,依次贡奉迥异的佛造像。而佛祖真身舍利子安放在塔内。可惜当下尘缘未了,需交纳费用番能当面膜拜。可见佛门净土仍存“涂炭”,只得望佛兴叹罢了。在主塔四方,四隅陪塔环绕,高度为20多米,用意不得而知。不过,陪塔在地面无论何方,仅能觅见3尊陪塔相伴主塔。也许,这就是凡胎肉眼的现象吧。

主塔圣殿下方,经轮法器的无量,深受信众和游人崇尚。法轮均匀流转和加持,快速提升往生者品位的功德,助于获得更好的命运。那一刻,我也加入了经轮转动行列,在朦胧的禅意中,轻扶经轮,让一切繁琐远遁,默读着心中一念夙愿,伴随着香烟袅袅升腾,平心静气,身心释然,感念着佛的无量,自省烟火市井,顿悟出,觉醒毋须必然,而放过将会是超脱。
不算大的龙兴寺,禅韵浓郁,弥漫在寺里的每个角落。佛的教义与文脉生生不息。寺内古木参天,绿树成荫,花草繁茂。植物在四季不停轮回,与寺院浑然一体,交相辉映。红墙,青砖,花岗石板,庙宇群,在银杏树的映衬下,相得溢彰。站在寺院里,金黄的银杏叶从眉间飘过,落在寺院地上,宛如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带着大自然恩赐的飘逸和灵动,与宝塔,殿堂和人文景观融合,营造出难得一见的宁静祥和氛围,让前来参拜或游览的人们,真切地感受到远离尘世喧嚣,灵魂得亦安定,清浅恬淡。

彭州龙兴寺不仅仅是一座宗教场所,还是一方文化集散地。在寺院外,漫步在红墙四周,遇见了许多种类的非遗文化传承,细细品嚼着泛起的芬芳,难免感慨万千。这不仅是彭州,还有龙兴寺在其漫漫的历程中足迹,倾诉着往昔风彩。还见证了她在千百年更迭,依然在川西大地,闪烁着迷人的光芒。那声声高亢的唢呐,那悠扬霁月清风的二胡,那羌族阿哥阿妹的山高对唱,还有油烫鹅,军囤牛肉锅盔,手工翻花的吆喝……
古往今来,彭州龙兴寺千年的佛韵传奇,是信仰的寄托之处,更是西南大地上历史文化的瑰宝。来吧,别错过,一眼千年,去听听千年的梵音,感受千年沉淀的宁静与心灵的释然。
2024.12.1.于成都一爿闲座
转发了
转发了
转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