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周武王的八世孙周夷王烹杀了姜太公的四世孙齐哀公?

《史记 齐太公世家》: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

周朝开国功臣中,以姜太公的功劳最大,姜太公以七十高龄出山辅佐文王、武王两代君主,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都归心向周,多半是姜太公谋划统筹的结果。

周武王灭亡商朝之后,为了维持统治,大量分封诸侯国,周初一口气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有53个姬姓诸侯国,其余均为异姓诸侯国,而姜太公因为功劳最大,周武王就把营丘封给姜太公于齐地,建立齐国。

因为姜太公在周朝的重要地位,齐国在诸侯国几乎是领袖地位,但是在建国之初,齐国也是困难重重。

分封之后,姜太公带领族人去封国,一路走得很慢,等姜太公一行人到达淄河西岸时,莱国军队也直奔营丘,准备跟姜太公抢夺营丘,双方发生战争,姜太公击退莱国军队,占据了营丘,兴建了都邑,史称姜太公开国。

姜太公辅佐周武王灭商

莱国为什么要跟姜太公争夺营丘?

莱国是商代古国,据说是东夷人,其势力范围在今山东潍坊昌乐县及临朐县一带,这里离齐国都城临淄不足百里,莱国听说姜太公被封在齐地,建都营丘后,明显感觉到威胁,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就很容易理解莱国为何要与姜太公争夺营丘了。

姜太公立国之后,大多数时间在西周都城镐京辅佐周王,他是周朝的太师,姜太公的长子齐丁公姜伋也在镐京为周王统率虎贲之师,而远在齐地的营丘则由姜太公的三儿子丘穆公(姜印,以营丘的丘为姓)镇守。

周成王初年,爆发了管叔、蔡叔、霍叔及武庚发起的三监之乱,周公与姜太公平定了叛乱,不久,东边的淮夷又背叛周朝,周成王派召康公命令姜太公说:东到大海,西至黄河,南到穆陵,北至无棣,这个地域的诸侯,如果有罪,命姜太公讨伐。

齐国因此有征伐其他诸侯国的权力,相当于东部诸侯国之长,并且成为东方大国。

周初诸侯国地图

据说姜太公活了一百多岁,去世后,他的儿子齐丁公吕伋继位为国君,齐丁公去世后,他的儿子齐乙公继位,齐乙公之后,他的儿子齐癸公继位,齐癸公去世后,他的儿子齐哀公继位。

《史记 齐太公世家》: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胡公徙都薄姑,而当周夷王之时。

齐哀公在位的时候,纪炀侯向周夷王诬陷齐哀公,周夷王用大鼎煮死了齐哀公,另立齐哀公的弟弟姜静为齐君,这就是齐胡公。齐胡公迁都于薄姑,这是周夷王时候的事。

齐国是周天子认定的征伐之国,与周朝关系密切,纪炀侯为何在诬陷齐哀公?周夷王又为何要杀齐哀公呢?

纪侯是纪国国君,纪国与莱国一样,都是夏商古国,周朝建立后,纪国臣服于周朝,周太子重新分封了纪国,纪国是炎帝后裔的东夷人建立的诸侯国,炎帝也是姜姓,纪国国君与齐国一都是姜姓,这应该是巧合。

纪国所在地大致在今天的山东潍坊寿光一带,这里地处平原,河道纵横,水源丰富,土地肥沃,寿光是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这里很早就有人居住。

纪国就在齐国边上,比莱国离齐国还要近

纪国都城在今寿光县南30公里处,离当时的齐国都城临淄只有45公里,比莱国离齐国还要近,虽然史书没有记载纪炀侯为何要诬陷齐哀公,但从后来的历史来看,纪国与齐国一直有矛盾。

首先,两国相距如此之近,比莱国离齐国还要近,莱国因为姜太公封到营丘就不满,率军来争夺营丘,只是被姜太公击败,那么这个问题同样会发生在纪国身上,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纪国同样不满齐国建都于营丘。

双方发生矛盾就很正常了,资源是有限的,同一个地方的诸侯国争夺周边资源而发生战争,是再普通不过的事。

西周初年,周朝实力强大,诸侯国之间即使有矛盾,大多不会公开争战,而是有求于周天子解决矛盾,诸侯国必须在周天子设置的框架内解决问题,就算不会公开战争,但明争暗斗少不了,纪侯诬陷齐哀公就是政治斗争。

其次,无论是纪国还是莱国,后来都被齐国所灭亡,一个诸侯国强大起来,必然要消灭周边的对手,齐国刚刚建立的时候,实力还不是太强,再加上周朝的政治秩序约束,各诸侯国只能维持现状。

到春秋时期,齐国吞并整个山东半岛

鲁隐公时期,鲁国、纪国、郑国组成联军大败齐国、宋国、卫国及南燕国的联军,齐鲁争霸时,周边小诸侯国都是选边站的,纪国和齐国依然是敌对诸侯。

公元前690年,齐国攻破纪国都城, 灭亡纪国,纪侯出逃不知所踪,虽然这是齐哀公之后一百多年的事,但证明齐国为了报哀公之仇,一心想灭亡纪国,这个仇恨从齐国立国之初就开始了。

至于周夷王为什么要烹杀齐哀公,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周夷王与纪侯关系密切

《左传 桓公八年》: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

周桓王时期,周天子与纪国通婚,派出祭公来办理这事,因为纪国较小,所以由鲁国代为主持,祭公先到鲁国,然后再到纪国迎亲。

纪国是个小国,周天子居然愿意与纪国通婚,这只能说明周天子与纪国关系较好,而纪国又与鲁国关系较好,鲁国国君是周公的后裔,是最为正宗的姬姓诸侯国。

《左传 隐公二年》:九月,纪裂繻来逆女。冬十月,伯姬归于纪。

九月,纪国的大夫裂繻为国君来鲁国迎亲。冬季十月,鲁国的伯姬嫁到了纪国。

纪炀侯诬陷齐哀公

这话说明了纪国国君娶了鲁国国君之女为妻,纪国和鲁国也是联姻之国,纪国虽然是个小国,但一面与周天子联姻,一面与鲁国联姻,说明纪国不简单。

纪国与周天子的关系非常密切,与鲁国的关系也非常密切,相对来说,经历过几代人之后,周王室与齐国的关系则疏远了,周天子自然愿意听纪侯的谗言,而烹杀齐哀公了。

二是周夷王要杀诸侯立威

《史记 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

周夷王时期,王室衰微,部分诸侯国已经不把周天子放在眼中,经常不来朝见周天子,并且互相征伐。

周夷王是西周的第九位天子,是周武王的八世孙,而齐哀公是姜太公的四世孙,周夷王的世系是:

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昭王→周穆王→周共王→周懿王→周孝王→周夷王。

周夷王作为周天子,刚刚继位为王,想为周朝立威,立威最好的办法就是杀人,而且杀的人级别越高越有效果,齐国是东方大国,既是异姓诸侯国,又有征伐其它诸侯国的权力,拿齐国开刀,效果最好。

周夷王是周武王的八世孙

尽管当时周朝处于衰弱期,但是对付齐国还是绰绰有余,并且周天子有纪国、鲁国等诸侯国的支持,杀齐哀公自然没有太大的问题。

齐国不敢反抗,要是敢反抗,周天子就能联合其他诸侯国一起围攻齐国,毕竟周天子名正言顺、出师有名。

周夷王杀了齐哀公之后,齐国明知道国君是被纪侯陷害致死的,也不敢报复纪国,皆因为周天子在背后撑腰。

周天子另立齐哀公的弟弟姜静为国君,是为齐胡公,齐胡公大概亲近周夷王的,他不仅不敢为齐哀公报仇,反而把国都从营丘迁到了薄姑,以避开纪国的强势。

没多久,齐哀公的同母弟姜山带领营丘人杀死了齐胡公,自立为齐国国君,是为齐献公,齐献公驱逐了齐胡公所有儿子,又把都城从薄姑迁到临淄。

纪侯害死了齐哀公之后,齐国没有马上报价,而是在等待机会,192年后,齐国终于灭亡了纪国。

举报
评论 0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