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卖镓锗锑,美国受影响,美国更担心中国抛售美债,禁售稀土
基于对等原则,美国禁止对华售卖高端芯片、光刻机、AI工具,中国就中断了美国高科技所需的关键原材料供应,如此一来,谁输谁赢还就真的说不定了,一切就都交给时间评判吧。

美国对中国针对自身反制措施的抱怨越来越多,美国“政客新闻网”评论称,“中国冲特朗普打出了隐晦但至关重要的一击”,中国针对的对象非是现任总统拜登,而是即将就任的当选总统特朗普。
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认为,“中国人善于展望未来,中国向美国新任总统发出了警告”,美国人的生活因为中国的反击变得非常不便。既然知道贸易战会造成双输局面,会“伤敌八百自损一千”,何苦给自己找不痛快呢?

用美国知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的话说,美国政策圈一直怀有“单向依赖”的错误观念,即认为中国依赖美国,但美国不依赖中国,事实是,中美互为依赖,且依赖程度几乎相当。
由此,针对美国的遏华动作,中国展开了一次精准的“外科手术式的打击”,剑指美国的卫星和半导体、光纤电缆和红外技术、锂电池和太阳能产业,因为上述产业都需用到中国的镓锗锑、石墨和超硬材料等。
斯蒂芬·罗奇特别担忧,称“中国未来可能在债券领域和稀土等关键矿产上做文章,中国手里有很多的王牌,这必然给美国造成更大的打击,呼吁美国政府少打单边行动的主意,多关注中方可能的报复行动”、

美国政府但凡多关注来自不同阶层的声音,多倾听民意,或许中美贸易战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然而很遗憾,帝国始终抱着独霸的思维,让其承认落后于对手,和生产力更强的一方携手前行,除非太远打西边出来。
如此一个残酷的事实或不可避免:特朗普上台,中美关系将迅速恶化,甚至到了脱钩断链的边缘。问题是,美国自身能否承受对华贸易战带来的反噬后果?因为贸易战是把双刃剑,美国在伤害中国的同时会让自己下不了台。

预测一下中美贸易战可能的演变方向吧。
其一、美国超市下架中国商品,中国制裁一些在华美国企业。
美国国会正在讨论,是否对来自中国的无人机实施一刀切,理由是“中国产品威胁到了美国的国防和产业安全,让美国缺乏应对关键信息泄露的能力”。作为回应,中方可能考虑限制美国企业在华进一步扩张。
当中美贸易趋于保守,那么潜在的矛盾自然而然升温,甚至伺机暴雷。就问这一结果是美国希望看到的吗?因为发展是缓解社会危机,保障地区稳定,消除彼此间不信任的最佳方式,没有了发展,很多事情就会失去控制。

其二、美国缺失了来自中国的关键原材料,就只能重塑工业产业链,以降低工人工资和福利,削减国家税收为条件,让美国的采矿业、煤电产业重新迸发活力。美国趋于保守和收缩,自然给到越南、印度等潜在工业国家更大的压力。
在全球贸易和产业格局相对稳定的现状下,美国带头实行产业改革,让工业回流,会打破现有的默契和平衡,会让美国的国际形象一落千丈,会让美国的朋友对美国生出不信任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就像得了癌症的病人,除了化疗和彻底切除病灶外,吃再多的药都只是延缓寿命而已。问题是,改革是要付出机会成本的,轻则导致国家停摆,社会秩序失控;重则会引发各党派和团体之间的内战,会让美国这具战争机器轰然倒塌。

其三、中国加速“国产替代进口”,中国工业产业全面升级,成为人类文明的新灯塔。
用于载人的低空飞行器、飞行汽车、时速超过1000公里的新式高铁、无人机器狗、等离子护盾……凡美国想象的赛博坦场景在中国身上得以一一应验,就问这种情况下,美国还拿什么和中国竞争?

落后了大不了奋起直追,就怕美国失了耐心,直接掀桌子。
因为帝国到了晚期,都会想方设法打压新兴力量,甚至主动发起对外战争,让衰微的国祚得以延续。于中国而言,做好应对美国极限制裁的同时,须得时刻提防台海危机升温,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早就不应该出售资源,用战略资源换经济比投降更可怕,
美国担心的,就是我们要做的!
所以说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大力扩充军力,研发新式先进的武器装备。我们并不准备攻打谁,我们只是为了应对不测风云,以确保本国百姓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