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区司法局:“非遗 +法治”绘出普法新画卷

当非遗文化的古韵邂逅法治精神的严谨,会碰撞出怎样的奇妙火花?7月9日下午,文登区司法局给出了生动答案 -- 携手葫芦画非遗传承人吕翰序先生走进龙山街道西凤凰台社区,为社区托管的孩子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 +法治” 普法小课堂,让法治观念如春雨般浸润童心。

葫芦,自古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符号,承载着"福禄双全”的美好寓意。活动伊始,吕翰序先生便向孩子们展示了精心创作的法治主题葫芦作品,从葫芦的文化内涵讲到葫芦画的创作技巧,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在吕先生的手把手指导下,孩子们拿起画笔,在葫芦上勾勒出一个个态可掬的生肖形象,一件件独一无二的生肖葫芦画在欢声笑语中诞生,传统文化的种子悄然在孩子们心中扎根。

画葫芦要严谨细致,一步错就可能影响整体效果,做人做事也一样,得懂规矩、守法律,才能走得稳、走得远。"吕先生的话为活动埋下巧妙伏笔。随后,普法志愿者顺势接过话题,从葫芦画的创作态度引申到学法的重要性,一场生动的普法课堂就此展开。志愿者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地位,细致解读了《民法典》中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条款,并通过播放反对校园欺凌的普法小视频,引导孩子们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课堂上,孩子们踊跃举手提问,积极参与互动,在轻松氛围中掌握了实用的法律知识。

此次活动是文登区司法局创新普法形式的一次成功实践。通过“非遗+法治”的模式,既让青少年在动手创作中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了暑期生活,又潜移默化地增强了他们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实现了文化传承与法治教育的双重成效。

下一步,文登区司法局将继续探索更多接地气、受欢迎的普法新路径,让法治宣传教育形式更活、覆盖面更广、实效性更强,为建设法治文登、护航青少年成长持续贡献力量。

葫芦画需要严谨的态度,更需要精雕细琢的功底,这就好像是我们的人生,需要知法懂法,才能行稳致远。

志愿者向孩子们普及了《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重要地位以及《民法典》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普法志愿者由葫芦画引申到学法的重要性上,为孩子们开展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普法小课堂。

孩子们认真听讲,踊跃发言,积极参与互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实用的法律知识。

葫芦,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之物

象征着福禄双全、多子多孙。吕翰序先生首先向孩子们展示了他创作的法治葫芦作品

现场播放了反对校园欺凌的普法小视频,引导孩子们用法律武器反对校园欺凌,维护自身权益


孩子们认真听讲,踊跃发言,积极参与互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实用的法律知识。

介绍了葫芦画的意义,向孩子们传授了葫芦画的技巧。

象征着福禄双全、多子多孙。吕翰序先生首先向孩子们展示了他创作的法治葫芦作品

孩子们认真听讲,踊跃发言,积极参与互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实用的法律知识。

孩子们认真听讲,踊跃发言,积极参与互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实用的法律知识。

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孩子们创作出了一件件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生肖葫芦画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