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文章

窑火常新,精神永燃。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近日在广州召开,对推动广东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研究部署,强调要锐意进取、守正创新,以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气象新作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提供强大精神力量。这是对我省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阅,更是对新时代新征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一次重要部署。站在新的起点,作为四度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的制造名城,佛山更需以“走在前列”的担当,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奋力续写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新篇章。

今年5月,佛山市通过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城市发展的高度,不仅体现于GDP的经济体量,更彰显于润泽人心的精神高度。一直以来,佛山市委、市政府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深入践行精神文明建设是为了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宗旨,创新实施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步履坚实,着力推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这座城市将价值引领融入血脉,文明实践蔚然成风。3700多位各类美德先进典型构筑起“爱满佛山、向善之城”脊梁;204万注册志愿者、9706支团队织就全省第二“志愿之城”网络;全市5个区、32个镇(街道)、794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串起“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此次大会上,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紫南小学,还作为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代表在会上发言。这座城市以“绣花功夫”雕琢民生幸福,从老旧小区改造、“断头路”畅通到绿美佛山生态建设,从12345热线服务量超1565万次、满意度97.36%勇夺全国地级市第一,到率先探索社区文明建设常态化机制,文明创建真正成为惠民工程。尤为可贵的是,佛山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守护千年岭南文脉根魂,推动21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弘扬陶瓷、粤剧、龙舟、忠义等文化,建设岭南书院(佛山魁星书院),让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交融共生。

岭南书院(佛山魁星书院)。

佛山用实践证明:精神文明建设不是城市发展的点缀,而是驱动城市能级跃迁的重要引擎;它不是次要的“软环境”,而是塑造城市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硬实力”。精神文明建设,没有终点。当前,佛山正坚决扛起经济大市挑大梁的责任使命,向着“再造一个新佛山”的目标砥砺奋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更重、责任更大、要求更高。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精神文明建设新气象新作为,更好推动佛山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

不弃微末,久久为功。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佛山要从短板出发、以问题为导向,不断自我加压,持续为佛山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用老百姓更喜闻乐见的形式,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更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和培育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进一步激活凝聚务实、创新的佛山精神在城市转型升级中迸发新活力。以更大力度推动文化“双创”,让千年岭南文化成为涵养城乡文明的源头活水。用更实举措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难题,将民生“关键小事”,办成百姓心头的“温暖大事”。以社区文明建设和文明乡风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全国文明村镇佛山市三水区莘田村。

我们期待,岭南文脉与时代精神在佛山交相辉映,“硬核”制造与人文情怀在这片土地深度融合,佛山成长为一座兼具经济实力、治理精度、文明温度、文化厚度的现代化大城市,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更好地勾勒出物质精神共繁荣的“佛山样本”。

文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评论员黄碧云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