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
  • 视频
  • 微头条
  • 问答
癌症与体重有关!研究发现:年轻人“胖癌”风险是父辈们的25倍
提醒好酒者:4种酒被列入“黑名单”,别以为对身体好,并非好酒
3类“抗衰食物”被列入黑名单!长期吃反催老,真管用的是这6种
4天前
·
39健康网旗下账号

“甲醛大户”被揪出,4种蔬菜含有甲醛,有毒还致癌?告诉你真相

1、娃娃菜泡甲醛保存,含大量致癌物?
传言称,商家为了让娃娃菜品相好看、保存时间延长,会将其浸泡在甲醛内,这样做会让娃娃菜内有大量的致癌物,对健康不利。
对此,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少伟进行了辟谣,我国相关标准明令禁止在蔬菜内添加甲醛,如若有商家铤而走险的话,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制裁。且甲醛可溶于水、易挥发,在运输、销售、储存的过程中,大部分都已经挥发了,即便是购买到了甲醛娃娃菜,也不会给健康带来过大风险。
2、过季蒜苔甲醛处理后再放冷库,有害健康?
早前有一则视频令很多人为之汗颜,视频中的内容为很多农夫将一捆捆蒜苔根部浸入乳白色液体内,发布者称这是浸泡甲醛,为了保鲜。
刘少伟主任表示,网传的视频的确是蒜苔在储藏前的处理,但那个液体并不是甲醛,而是保鲜剂乳液,浸泡乳液后可有效抑制蒜苔霉变、老化。甲醛溶剂应该是清澈的液体,其对于动物标本的防腐作用较好,对于蔬菜起不到好的防腐作用。
3、发白的豆腐中含有甲醛,有毒还致癌?
市面上有不少品相特别白的豆腐,有人说这是商家为了卖相好看,添加了甲醛所得到的结果。
对此王思露表示,豆腐的颜色与豆子的种类、凝固剂种类等因素相关,在合法操作的前提下也可以让豆腐变白。单纯通过豆子的颜色来判断其是否添加了甲醛,是完全不合理的。
4、塑料胶带捆绑的蔬菜含甲醛,食用后会中毒?
传言称,超市里捆蔬菜的塑料胶带有毒,其甲醛量超标10倍,经常接触会导致身体患癌中毒,这是真的吗?
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师王思露表示,超市里用的胶带和我们常见的透明胶没有太大区别,多为PVC、PE、PET等材质。我国相关标准对于胶带的质量和杂质都有明确规定,符合标准的产品不会存在有毒物质过量的问题。且甲醛很容易挥发,即便是真残留在蔬菜上,经过清洗、烹饪也不会有残留。

4天前
·
39健康网旗下账号

转基因大豆油有害且致癌?院士坦言:超80%中国人吃过转基因食品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进口大豆9651.8万吨,其中大部分为转基因大豆;美国国内消费转基因大豆的量超过6000万吨;欧盟地区消费转基因大豆的量>1300万吨,占总消费量的80%以上。
农民日报指出,转基因大豆油安全性有充足保障,其在上市前需要经过严格科学的安全评估,与非转基因产品一样安全。甚至因为转基因食品的身份较为敏感特殊,在安全性的检测上会更加严格。而且大豆油是仅次于棕榈油的世界第二大食用植物油,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转基因大豆制作,被各国认可并食用。转基因大豆油的消费者涵盖各种人群,包括美国、欧盟和日本,食用历史已长达20多年,安全性有充足的保障。
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景瑞表示,我国吃过转基因食品的人群占比可达到80~90%,进口的大豆基本上都是转基因的。
但我们在超市里看到的大豆油多数都有非转基因标识,那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去了哪里呢?戴景瑞院士表示,这其实是因为进口的转基因大豆约有60~70%用做饲料、加工其他的食品,而且日常餐馆、食堂所使用的大豆油其实大部分也是转基因大豆。在我国进口大豆这20多年时间里,大多数中国人在不知不觉间都吃了转基因大豆加工的豆制品、吃了转基因大豆饲养的动物、吃了餐馆用转基因大豆炒的菜。

4天前
·
39健康网旗下账号

被吹上天的6种保健品,实则坑钱又伤身!劝告父母:务必谨慎购买

护肝片
护肝片的主要成分是水飞蓟素,这种成分对肝病有恢复效果,因此肝病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但健康人根本没必要服用这款产品。
益生菌
益生菌虽然有利于肠道菌群平衡,但如果没有身体不适症状,就没有必要额外补充,长时间盲目乱用,可能会打破肠道菌群平衡。
葡萄籽
很多人认为葡萄籽中的白藜芦醇可以抗衰老,但事实是市面上在售的抗氧化剂不但对人体没用,还会增加疾病发病率和死亡风险。而且,很多蔬果中都含有抗氧化物质,无需专门去补充。
青蒿素保健品
很多青蒿素保健品称能抗菌、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缓解腰酸背痛等,但其实青蒿素保健品被证实的只有治疗疟疾的功效,没有的话就不需要吃了。另外,这类保健品还可能会伤肝,因此不建议吃。
大豆异黄酮类保健品
大豆异黄酮类保健品是一种常见的女性保健品,对于改善更年期症状、延缓衰老有效,但有些商家可能会在其中添加雌激素成分,导致激素治疗风险增加。与其吃大豆异黄酮类保健品,不如吃点大豆。
羊胎素胶囊
羊胎素是从羊胎盘、羊胚胎中提取出的一种活性物质,其中含有细胞因子、蛋白质、激素等物质,迄今为止有效成分还未确定。而且,刚开始使用的注射疗法因过敏、细菌病毒感染等不良反应,已经被叫停了。市面上在售的羊胎素胶囊,虽然宣传的功效很多,但盲目服用还是存在一定风险的。

4天前
·
39健康网旗下账号

4种水果已被列入“致癌名单”,吃多了致癌,可信吗?真相来了

1、打蜡的水果
传言称,现在市面上所售的苹果为了让其储存期延长、品相变好,会涂抹一层蜡,而这层蜡对人体健康有害。
实际上,苹果表层本身就会分泌一层蜡,这层蜡可以抵御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进入到苹果内部,这种天然蜡对健康无害。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的确有些苹果会人工打蜡,但这层蜡也是国际范围内允许的保鲜方法,在合理的范畴内使用不会威胁健康。如若实在担心的话,可以在吃苹果的时候削皮。
2、人工催熟的水果
催熟的水果在市面上也很常见,但有传言说催熟水果的催熟剂对健康有害,容易导致身体患癌。
这个说法并不可信,目前常用的催熟剂为乙烯、乙烯利等,这些催熟剂是国家明确允许使用的,对其使用的限量值以及水果残留量,也有相关规定。只要是符合标准的催熟水果,则不会给健康带来威胁。
3、冷冻的水果
我国北方地区很喜欢吃冻梨、冻柿子等水果,有人说水果在冷冻之后会产大量亚硝酸盐,食用后容易致癌。
这个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亚硝酸盐产生的前提是得有硝酸盐为原料,之后在细菌的作用下生成亚硝酸盐。本身水果内含有的硝酸盐量十分有限,且在冷冻这种低温环境下,难以有细菌滋生,不具备产生亚硝酸盐的条件,自然也不会致癌。
4、打了农药的水果
果树在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喷洒一些农药,很多人对于喷洒农药有很深的芥蒂,认为其会残留在水果表面,人食用后会威胁健康。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无需过多担心。我国相关部门对于上市水果的农药残留量都有明确的最低标准规定,符合标准的产品,一般不会给健康带来威胁。

脚上一旦出现有3种异常,十有八九是肝肾出问题了,尽早检查
加拿大研究:蒲公英可在48小时内杀死98%的癌细胞,科学还是谣言
寿命长短,吃饭先知?寿命短的人,吃饭一般有这2个特征
5天前
·
39健康网旗下账号

人造鸡蛋泛滥,成本只要1毛钱?该如何分辨?提醒:5种鸡蛋要少吃

此前关于有人用化学原料制作人造蛋清和蛋黄的视频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画面上更是标注了“一小时产六万个”“成本只要一毛钱”等字眼。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家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姚俊峰针对人造鸡蛋视频分析,认为所谓成本只要一毛钱的人造鸡蛋,很可能只是高校科学展演活动中的展示用鸡蛋,看起来像鸡蛋,但并不能食用,放到跟前一般人是能识别出来的。
而且,目前的技术想要做出以假乱真的人造鸡蛋制作成本远远比真鸡蛋要高。日常消费中,基本不可能用人造鸡蛋来替代真鸡蛋。因此,无需太过担心会买到人造鸡蛋。
专家提醒,虽然不必担心人造鸡蛋的问题,但下面这5种鸡蛋确实要少吃。
毛鸡蛋:毛鸡蛋其实就是死胎蛋,是没有成功孵化的一种鸡蛋,食用这种鸡蛋不但没什么营养,还会增加沙门氏菌等的感染几率,很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
溏心蛋:溏心蛋是中间流心的鸡蛋,这种鸡蛋没有熟透,要警惕沙门氏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
皮蛋:新鲜鸡蛋制作成皮蛋后,其中的营养物质更容易被分解,更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不过由于制作时加入了碱,可能会导致其中的B族维生素被破坏,因此皮蛋尽量要少吃。
茶叶蛋、卤蛋:茶叶蛋和卤蛋的制作,需要添加酱油、盐、大量茶叶等物质,很容易导致钠元素超标,烹煮时间长了的鸡蛋,更是会导致营养流失,肠胃负担加重,因此建议煮鸡蛋不要超过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