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村古民居竟然出现皇家御用龙头雕饰,百年之谜谁人能解

今天继续走访长治市武乡县泉之头村。

众所周知,龙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神物,皇帝又自诩为真龙天子,所以,在皇宫中,龙形雕刻比比皆是,它是权力的象征,又是地位的展现。

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中,这样高等级的神物,普通民居建筑中是不允许出现的。

然而,在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泉之头村现存的12座明清民宅中,却普遍存在着龙头雕刻。相关视频点击这里。

隔扇门上的龙头雕刻。摄于武乡县泉之头村。

泉之头村的古民居虽然也是砖瓦木结构,但用砖少,用木料特别多,土坯墙多。正房一般都是五间前廊式楼房,檐柱外露,房梁端头伸出。

无论是一楼还是二楼,正面都不设墙,全部都是通到顶的木隔扇,这种结构形式十分罕见,在长治市其他古村落中未曾见到,只有南方地区多见。

气派的两进院落,注意屋顶的筒瓦。摄于武乡县泉之头村。

在这些正房向外伸出的房梁端头,全部都有雕刻,而且以龙头形居多。

这些龙头雕刻大都比较简单而且形制小,唯有两家院落的正房横空飞出六个木雕龙头,霸气夺目。

这两个院落一个是当地人俗称的外新院,一个是沟里院。

栩栩如生的龙头雕刻。

外新院正房的这六个外露的梁端龙头,四面雕工精湛,龙头张着大嘴,吐着舌头,龙睛鼓出,龙鼻卷翘,龙角后仰,威猛可畏,气象森严。

再加上屋顶使用的是筒瓦,建筑级别很高。沟里院的龙头雕刻则藏在房檐下,斗拱朝外的那一处雕成龙头,虽然不及上面的大,但也是活灵活现。

小巧的龙头雕刻。

为什么在这两个院落里会有这么夸张的龙头雕刻装饰?还使用了高等级的筒瓦盖屋顶?

这么明显的逾制建筑怎么会出现在这个偏僻的小村庄?陈家为何敢冒极大风险使用皇家专用龙头雕饰?数百年来,一直是个谜。

资料显示,明清时期,从王公大臣到普通庶民,建造房屋都有严格规定。如清朝在《八旗通志》、《清实录》、《清会典》等文献中对各级王宫府邸营造的规模都作了规定。据光绪朝《大清会典》卷五十八“工部”记载:“亲王府制,……正殿七间,基高四尺五寸……饰以五彩金云龙纹,禁雕刻龙首,……楼房旁庑,均用筒瓦。”

看到了吗?亲王级别盖房子正房也只能盖七间,雕饰也有讲究,尤其是“禁雕刻龙首”,屋顶用筒瓦。

对照陈家外新院、沟里院的建筑样式,很明显是逾制了。

古朴的院落群。

对此谜题,最可能的答案是,清中后期等级制度松懈,加上地处偏僻,无人举报,所以有权有势的大家族盖房子可以放纵一些,所谓山高皇帝远没人管。

武乡县泉之头村还有哪些有趣的故事?请看明天文章。


喜欢看我文章的看这里,更多好文。

太行山有个媲美江南的泉水古村,七个泉眼排列暗合北斗七星

比石敢当还牛的辟邪之物,你知道是什么吗?

大禹他爹治水失败,却留下了中国史上最早的烂尾工程

石头做的自来水渠见过吗?80年前这个山村就吃上了山泉自来水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