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岛海战,富国对穷国的思维绞杀

去看看加利福尼亚的炼钢厂,看看德克萨斯的油田,然后你就会明白,日美开战,日本必败。

——山本五十六

中途岛的惨败令日军在战争前期的优势提前结束,就这场战役而言,是日军失败的并不是物质上的贫穷,而是多年来形成的穷人思维。

穷国与富国

太平洋战争前,日本是穷国,美国是富国,穷国想打赢富国就一定要不能把战争拖得太长,无论是战线上,还是时间上。

当进攻美国已经势在必行,明白日本与美国差距的山本五十六知道,若让美国可怕的工业能力完全启动,日本必败无疑,而日本唯一的机会只能是赌一把。他赌赢了,日本偷袭珍珠港让美国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

如果一个赌徒连赢三局,他就不会再认为自己能赢是因为运气好,而把赢得赌局这件事归因于他自身的某种特殊能力。

此时的日本就是这样,甲午战争,日本赌上国运与实力更强的清廷开战,他们赢了;日俄战争,日本又一次压上全部筹码,结果重创当时的世界第三的俄国海军(直接打垮了俄国太平洋和波罗的海两大舰队),日本又赢了;再加上珍珠港成功偷袭美国,日本三次以小博大,三次豪赌国运都赌赢了。

所以,不管是因为之前总能赢得国运赌局给自己增加了自信,还是因为山本五十六出于尽可能让战争快些结束的考量,最终结果是,山本五十六希望再赌一次国运,如果胜,美国太平洋舰队彻底覆灭,太平洋尽入日本之手。但如果输了呢?输这个假设似乎不在山本五十六的考虑范围内,或者山本五十六已经考虑清楚了一切,仍然认为这是最优选项。

山本五十六

之所以把中途岛海战说成一次赌局,是因为山本五十六压上了几乎全部家底:运输舰、辅助舰在内共200余艘,其中航空母舰8艘(舰载机400多架)、战列舰11艘、巡洋舰23艘、驱逐舰56艘、潜艇24艘。

此战日本压上家底,美国太平洋舰队也差不多,共出动:航空母舰3艘(舰载机230多架)及其他作战舰艇约40多艘,另外中途岛上还有陆基飞机近100架,19艘潜艇则被部署在中途岛附近海域。

双方实力对比,日本海军还要占据一定的优势,但优势不能说是压倒性的。无垠大海无声,战争一触即发。

山本五十六的漏算

面对偷袭珍珠港带来的短暂优势,山本五十六希望它在中途岛海战中被充分发挥出来,为此,他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战役做了精密的战略部署:

他先命令向井一二三海军少将指挥的舞鹤镇守府第三特别陆战队约600人负责在基斯卡岛登陆,作为佯攻。

在此之前,由小松辉久海军中将指挥先遣侦察编队已经在中途岛与夏威夷之间建立三道潜艇警戒线,侦察美军的动向。

主战任务由南云忠一中将所率领的机动编队执行:南云忠一的机动编队上有四艘主力航母: 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

南云忠一

而山本五十六自己所率领的主力舰队埋伏在距离中途岛约300海里以外,拥有航空母舰1艘,战列舰三艘:大和号、长门号、陆奥号。以灵活应对战场上可能出现的局面。

山本五十六所设想的战斗过程大约是这样的:日军对于阿流申群岛佯攻会吸引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力舰队,而后日本的中途岛进攻部队大举进攻中途岛,美国太平洋舰队必定回援,而按照山本五十六的设想,当美国太平洋舰队到达中途岛附近海域时,日军已经拿下中途岛,而此时出现在中途岛海战中的美国太平洋联合舰队将会与日本联合舰队遭遇,日军将用舰船的优势彻底击溃美国太平洋舰队。

简单说,山本五十六希望同时达到两个战略目标:

1.占领中途岛。

2.击溃美国太平洋舰队。

一旦山本五十六的战略达成,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力量彻底瓦解,日本可以占领夏威夷。而后以威胁进攻美国西海岸为威胁,迫使美国与其谈判,在谈判桌上达到了两个战略目标:

1.承认日本在太平洋的霸权。

2.迫使美国继续出售给日本战略物资,以维持在东亚的侵略战争。

山本五十六的计划不可谓不全面,但是,他漏算了致命的一点:日本海军的情报系统已经被美军破译,日本进攻中途岛的计划已经全部被美军所获悉。

获悉日本战略计划的美军立刻做出反应:首先,加固中途岛防御工事,在中途岛加派战机。

其次,全力抢修在之前的“珊瑚海海战”中受到重创的航空母舰“约克城号”。

山本五十六之所以认为南云忠一的机动编队能够独立完成全歼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任务,原因就在于在日本海军所设想的美国太平洋舰队能够赶到战场的航空母舰只有两艘:大黄蜂号和企业号。按照日本人的设想,已经在珊瑚海海战中被打残的“约克城号”航母断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抢修,重新赶往战场,所以,在航空母舰“4对2”的情况下,南云忠一的机动编队应该可以十拿九稳,但实际情况是“4对3”,这样一来,南云忠一的优势便没有那样大,战争很可能演变成一场势均力敌的恶战,但这些日军浑然不知。

前期进攻

6月4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按计划逼近中途岛,南云忠一中将命令航母上的战斗机编队列队起飞,日本轰炸机在著名零式战机的护航下执行轰炸中途岛的命令,事先知晓日军进攻计划的美军立即做出反应:岛上战机立即升空迎战,加固过的地面基地上的防空火力立即开火,尽管如此,美军“临时抱佛脚”式拼凑起来的飞机不是日军零式战机的对手,日本轰炸机得以对中途岛上的美军基地进行轰炸,但是由于工事经过加固,第一波攻击未能彻底摧毁中途岛上所有武装,第一波攻击编队返航,第二波攻击编队蓄势待发。

与此同时,美国太平洋舰队正悄悄接近南云忠一的机动编队,美军试图在距离100海里左右起飞航母上的轰炸机以炸沉日本航母。但此时,南云忠一对此一无所知,在他的预想中,美国太平洋舰队根本不会在此时出现在中途岛海域。

美国太平洋舰队距离南云忠一舰队约200海里时被日本侦察机发现,日本侦察机电告南云忠一发现美国舰队,南云忠一不得不改变原有战略目标,迎战来自海上的威胁。

南云忠一的关键抉择

接到发现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情报的南云忠一当时的处境略显尴尬:第一波轰炸中途岛的飞机编队已经返航,正盘旋于航母附近,此时是油尽弹少,需要立即降落加油装弹。而第二波轰炸机编队正于甲板上待命,此时,南云忠一必须做出抉择:是让甲板上轰炸机立即起飞轰炸美军航母,还是让将甲板上飞机撤下,由第一波飞机加油装弹后执行轰炸美军舰艇的任务。

这个问题在我们看来不是个问题,当然是直接起飞甲板上飞机更加省时迅速,但是,这中间有一个问题,如果起飞甲板上的轰炸机立即执行轰炸任务,这波日军轰炸机将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去轰炸美军舰队,这样这些轰炸机将在没有掩护的情况下面对美国战机和舰炮,损失必定较大。

如果此时战舰上的人是总指挥山本五十六,以他的赌徒性格,他大概会下令轰炸机不需要护航直接轰炸,因为在这场豪赌中,现在正是关键时刻,现在不“梭哈”何时“梭哈”,但此时的机动编队指挥官南云忠一中将却偏偏是个犹豫不决的人,在面临关键抉择时,他骨子里的穷国思维占了上风,他害怕损失太多飞机,于是,南云忠一决定:甲板上的飞机撤下,空中飞机降落,加油,装弹后组成正规战斗编队后执行轰炸任务。

与日军相反,当日军侦察机被美军发现后,美军知道行动已经暴露,必须立即行动, 斯普鲁恩斯少将立即命令“大黄蜂号”和“企业号”上所有鱼雷轰炸机、俯冲轰炸机和战斗机起飞轰炸日本舰队。

日本方面,当美国第一批鱼雷轰炸机达到时,日本人正手忙脚乱的降落飞机,加油,装弹。好在鱼雷轰炸机较为笨重,日本的航母护航编队和空中护航的零式战斗机战斗素养都较高,美国的鱼雷轰炸机纷纷被击落,并没有对于日本航母造成伤害。但是,这些低空的鱼雷轰炸机将日军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低空,高空的俯冲轰炸机呼啸而下,迅速向赤城号、加贺号两艘航母上投下炸弹,而更要命的是此时这两艘航母上加油装弹的工作正紧张的进行着,此时的航母完全就是火药桶。几颗炸弹下去,两艘航母沉没。这个过程前后只有5分钟。

斯普鲁恩斯

美军轰炸机又扑向苍龙号,17架从约克城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无畏”式俯冲轰炸机接连向苍龙号上投下炸弹,苍龙号起火。

此时的南云舰队只剩下“飞龙号”一艘航母,接到三艘航母受重创失去战斗力的情报后,“飞龙号”航母指挥官山口多闻下令明白,他唯一放手一搏了,山口多闻下令:所有飞龙号上的舰载机起飞,“飞龙号”放弃战斗机护航,所有能参与战斗的飞机全部去寻找美军航母,并尽最大可能给美军造成最大伤害。

山口多闻

山口多闻的战略取得了一定成功,“飞龙号”上的舰载机发现并成功击沉了美军航母“约克城号”。但放弃战机护航的“飞龙号”也很快被“大黄蜂号”和“企业号”上起飞的轰炸机击沉。南云的机动编队被彻底击溃,美军取得阶段性胜利后见好就收,山本率领的由一艘航母和3艘巨型战列舰组成的主力编队没有找到与美国太平洋舰队交手以挽回败局的机会,中途岛海战尘埃落定。

日军损失四艘航母,美国只损失一艘,日本彻底击溃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计划落空,自身实力大幅受损,更关键的是,日本没有达成速胜的战略目标,美国可怕的工业部门开始启动,大量飞机,舰艇不断投入战场,日本再无翻盘之可能性。

弱者的赌局

正如开篇所说,日本这个弱者想战胜美国这个强者,它只能去赌,赌就需要压上全部身家去全力争取胜利,换句话说,弱者必须集中所有力量以争取在对强者的某个局部产生优势,就像萨尔浒战役中,明军虽然两倍于努尔哈赤军,但努尔哈赤采用集中全部兵力各个击破的方式战胜明军,每个局部战斗中后金军队都占优势。

山本之间的战术就是如此:孤注一掷偷袭美国珍珠港,中途岛海战时,日本人原本也想这样做,赌上全部身家彻底击溃美国太平洋舰队,但是,在面临集体抉择时,我们发现:南云忠一这个赌徒太过畏首畏尾,他顾及飞机的损失,在发现美国舰队后没敢下令日军轰炸机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出击,结果贻误战机,满盘皆输。

由于当时的战局变化过快,南云忠一难以再去做冷静的思考,只能下意识的做出反应,日本这个穷国(相对于美国而言),他骨子里的穷国思维使其在最该”梭哈“的时候没有“梭哈”,或者说不舍得“梭哈”。

中途岛海战是一个弱者想以豪赌的方式打败强者,但在赌博时又不敢彻底摊牌最终输掉赌局的故事。

而弱者如果一旦决定要以赌博的方式打败强者就必须时时刻刻以最大的风险去搏最大的收益,稍有犹豫就是万劫不复。当然,即使一直贯彻这样的方针失败也是大概率事件。

美日两国在中途岛战场上的表现,像极了一个富二代和一个好不容易赚了一笔钱的创业者,富二代不在乎输掉这局,所以敢大手笔去做高风险的生意(就像当年刚刚脱离李家,自己创业的李泽楷,即使资金链断裂,后面也有李嘉诚顶着),而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则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能有丝毫差池。

日本在理智上明白:战争拖得越久对自己越不利,只能靠“赌”以换取可能的胜利机会,但在具体问题上,穷国思维则像影子一般伴随着它,在不经意间就会把它拉入失败的深渊。

换个角度去想,日本失败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它为胜利增加了不该有的附加条件,其必须同时达到:占领中途岛和全歼美国太平洋舰队两个战略目标,附件条件越多,达成目的的难度就越大,而为了达到复杂的目标就必须制定更加复杂而精确的计划,但计划越精确其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就越差,正是这些复杂的计划安排令日军在珍珠港所取得的暂时性优势,在中途岛输的精光。

所以,对于弱者来说:目标明确,一条道跑到黑可能恰恰是最好的选择。

携百计而不决不如携一计而疾行,共勉!

参考文献:

[1]阿九.《中途岛奇迹》——奇迹与命运不是注定的[J].交通与港航,2015,2(04):62-63.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