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该不该买房?︱DK长三角购房公开课·第一讲



主讲︱刘德科


今天天气不错,我是刘德科。欢迎来到《DK长三角购房公开课》。我们有一个小小的野心:在未来一周之内,用七节课的时间,试图去解释一切房地产问题。


今天第一课,当然要选一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也是过去 20 年的时间里面,我差不多被问了一万遍的问题——现在该不该买房?


1st


这个问题其实有一个潜台词:当前形势怎么样?今年的形势更特殊,我们刚刚经历了新冠疫情。


因为新冠疫情,好像楼市有那么一点点放松的节奏。陕西宝鸡、河南驻马店,放松一点点公积金首付;浙江海宁、广州的商办,还有济南的某个区,也想有限放松限购;但是这些都成了一日游政策。同时我们又看到中央各个部门,包括银保监会、央行、国家统计局,都在频繁表态「房住不炒」。


我们的第一个小问题来了:疫情之下,现在楼市到底是放松还是在加码?


不着急,我们先来看疫情到底给房地产带来了怎样的冲击。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2 月全国商品房交易量大幅下跌(销售金额下跌,销售面积下跌)。如果放在往年,这是一个很恐怖的数据,这意味着整个经济出了大问题;但是放在今年,我们都能理解。


其实国家统计局还有一个数据没有直接公布,但是我们很容易把它算出来:销售额除以销售面积,就是全国商品房均价。今年的 1-2 月,全国商品房均价是 9679 元,跟一年前的 1-2 月份做一个对比,贵了 600 块钱,也就是同比上涨 6.61%。


交易量大幅下跌,价格却在上涨——量跌价涨,这是政策制定者,或者说是调控执行者最难以容忍的事情。所以当前调控的主要方法论,其实是分两条线来展开的——


一条线,拉伸量。所以我们看到一系列悄悄放松的政策。这些悄悄放松的政策,其实并没有成为「一日游」政策,都在执行。拉伸量最主要的目的,是促进经济保持相对速度往前走;也就是说,要发挥房地产在 GDP 中的正常作用。


另外一条线,要压制价格。所以我们看到从中央各部门到各个地方政府,哪怕是县级市政府,也都在表态要「房住不炒」。舆论不喜欢「房价上涨」这样的新闻,所以压制价格是符合民意的。我们经常讲,房地产市场不仅仅是政策市,更是舆论市。任何一个政策的出台,它不仅要考虑这个政策在市场中所发挥的真实作用,还要考虑舆论的影响和接受度。


所以,房住不炒的总基调没有变,悄悄放松也是真的。二者看起来矛盾,但其实是在两条线上分别运行的。


2nd


其实这两三年的楼市,有一个典型特征:加码调控和放松调控,它们是频繁切换的。


加码调控的时候,我们会高举房住不炒、房不刺经(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的旗帜。加码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市场太冷也不行,所以要稍微放松一下;放松也只能悄悄放松,我们把它叫做「穿上隐形衣」。


这是 2016 年 9 月全国深度调控以来的特征:调控加码要高举旗帜,调控放松要穿上隐形衣。


新冠疫情之后,哪些政策是悄悄放松的呢?


对于购房者,首先,房贷利率是下调的。每月 20 号都有 LPR 报价,从这几个月的报价来看,总体是往下调的。全国房贷的平均利率已经走出了下降趋势,但这在新冠疫情之前两三个月就已经开始下调了。另外,首付有限降低,其中一个典型的事件就是,浙商银行在非限购城市可以提供首套房两成首付。第三,限购有限放宽,很多城市把人才落户的门槛降得很低,甚至人才引进的时候不需要落户就可以买房。


这些政策,跟一日游政策相比,其实都不刺激,所以叫悄悄放松。


再来看对于开发商的措施,我们普通购房者来感受就更不刺激了,我们甚至都觉察不到它的存在。


首先是限价的有限突破。其实从中央到地方,有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我们知道,全国各个城市都在执行新房限价;但其实每年会默许 5% 的涨幅。为什么叫默许?因为如果你公开地去问政府部门,他们不会承认这一点的,但实际上又是按这么一条来悄悄执行的。


所以我们看到,在 1-2 月份,交易量都下跌成那个样子了,房价却还在上涨,这不合常理。其实是这条规则在起作用。


再来看预售门槛降低,这对开发商来讲非常重要的。早点拿到预售证,就可以早点把房子拿出来卖,可以早点回笼资金。


降低预售门槛这条政策,是目前中国大多数城市在放松楼市的最大公约数。无论是上海这么高级别的城市,还是某一个县级市,都会采取这个措施;不一定发文件,但是都在执行。


另外,开发商的各种融资渠道,在新冠疫情之后都打开了。其中一个典型的数据就是,上市房企的发债量约 2500 亿。这是什么概念?跟上一年 1-2 月比,涨幅是 36%。这个涨幅是非常大的。


我们讲这么多,其实就一个结论:如果我们不抓住这次楼市放松的话,等到整个楼市成交量上升之后,这些悄悄放松的政策,随时有可能被收回去。因为刚才讲了,加码调控和放松调控是随时会切换的。


3rd


既然各地实际上都在悄悄放松,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今年楼市会有超级反弹吗?


我们先来看现在正在发生的小阳春行情。现在的小阳春其实主要从两个方向来的,一个是地价,一个房价。土地市场非常火热,因为发债宽松,开发商有钱了,加上预售门槛降低,开发商拿地的意愿自然很强。房价刚才也分析过,同比上涨了 6.61%。


但是我们刚才也讲了,悄悄放松楼市,是基于对量的拉升,而不是价的上涨。这样一来,小阳春也主要是「量升」意义上的小阳春。


所以我们的结论是:小阳春的气息还会更浓;因为成交量上涨,房价必然会有上涨的压力,所以会有更强硬的调控手段来压制房价。因为政府控盘的主基调并没有改变。


4th


所以,今年,2020 年,是买房的好时机吗?当然是。


今年的新冠疫情,也算是一个危机年份。我们来回顾一下以往的危机年份——比较著名的有 2003 年的 SARS、2008 年的金融次贷危机。


2003 年 SARS 期间,全国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增速、销售金额增速都是暴涨的(销售面积增速 25.64%,销售金额增速 31.95%),但是还好,平均房价的涨幅还算正常,5% 左右;但是第二年就不得了了,2004 年,平均房价上涨了 18.71%,是涨得非常厉害的。


2008 年次贷危机,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的增速都下滑得很厉害,甚至连平均房价都是下跌 1.9%;第二年 2009 年,平均房价涨幅接近 25%。


都在第二年会反弹,所以我们把它叫做「次年反弹效应」。那么今年新冠疫情之后,会不会也有「次年反弹效应」?我们也不清楚,我们仅仅只是把历史作为一个参照;但是就算没有反弹,我们现在也是处在一个政府控盘的时代。


什么叫政府控盘时代?这几年楼市,它不仅仅是宏观调控,更是微观调控。房产品也是商品,一个商品从原材料,到产品,到什么时候卖,到谁来买,政府已经事无巨细地全部给你规定好了。土地是限价的,新房是限价的,开盘时间是政府说了算的;什么时候开完盘,你买了之后什么时候签约,也是政府管的;哪些客户来买限购、人才优先、无房家庭优先等等,很多城市也是有限定的。这是微观调控,所以价格相对来讲是稳定的。


2020 年是不是买房的时机?在政府控盘时代,当然是;如果有反弹,那今年更是好时机。虽然高峰期往往在次年,也不一定会发生,但是我们脑海里还是要有这根弦。


5th


我们刚才讲的全是认知,要把认知转化一个行动:去买房。从认知到行动,这中间还有很长的逻辑链条,这需要你有勇气,有决心;实现这一点,你就是少数人。别看很多人都在急着买房,真正行动的还是少数人,


别在事隔多年之后感慨,我在 2020 年忘了买套房。


为什么我们敢这么说?是因为我们对未来的房地产市场有非常清楚的判断。这是我们下一讲要关心的一个课题:中国房地产还能热多久?


谢谢大家,我是刘德科。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