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词典,词词经典

掌握本书中的以下专用名词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将有助于您解读并运用一般平衡论的思想和方法。

头条珍藏

破译道德经天道自衡论

审计内控学金融生态文

天道自衡:宇宙万物之本质属性为自然而然之平衡。平衡不仅是宇宙的本源,同时也是万物的运行规则。一般平衡论有关宇宙三大平衡定律:天道自衡+四维一体+玄子守恒。

四维一体:宇宙是“质量→能量→空间→时间”的四维一体,即:质量生能量,能量生空间,空间生时间,质能时空化生万物。宇宙空间有限,宇宙时间无限;宇宙质能守恒;宇宙质能互化过程左右着宇宙时空。

玄子守恒:从宇宙到新宇宙,奇点到新奇点的运化过程中,玄子的数量终始如一。宇宙万物无不在变,惟有玄子常数不变。玄子常数包括了整个宇宙的质能时空,表达了宇宙终极信息数据。

奇点无环境+无结构+无空间+无时间…玄速无穷大,宇宙大爆炸时,奇点以玄速暴涨。由E=MC²导出,奇点能量=玄子常数×玄子速度2。奇点能量有多大,玄速就有多快,宇宙就有多大多久。玄速/光速=倒流时光=宇宙寿命。

宇宙万物:宇宙是一个以奇点玄子为终始,质能时空四维一体的平衡循环过程。宇宙包含宇宙、万物、奇点、玄子等四种物质存在形态。宇宙是一个外无环境、内有结构的特殊系统(至大无外);奇点是另一个外无环境、内无结构的特殊系统(无内无外);玄子是外有环境、内无结构的特殊系统(至小无内);万物是外有环境、内有结构的一般系统(有内有外)。

宇宙是包含万物不断运化平衡的一个过程;奇点是宇宙运化过程中的一个特殊时点;玄子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材料,万物在奇点呈玄子状态。宇宙是万物构成的宇宙,万物是宇宙中的万物。万物构成宇宙,玄子构成万物,当宇宙运化到奇点时万物都呈玄子状态。宇宙万物由“质能+时空+信息”三大要素构成。

一般系统:“内有结构+外有环境”的系统,除宇宙本身、及宇宙在玄子和奇点状态以外的一切东西都属于一般系统。在本论中,“一般系统”和“万物”是同一概念,包含了人类在内所有事物。

平衡规律:包括平衡循环、自我平衡、事物对称、自然位置、万物玄同五大平衡规律,是天道自衡的具体呈现,具有宇宙万物的普遍性。

平衡循环:宇宙万物永恒处于“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螺旋式循环过程中。万物从平衡到不平衡,从不平衡到新平衡;平衡中有不平衡,不平衡中有平衡。

自我平衡:系统内部结构的平衡。万物都有自我趋向平衡的求存在本能,求存在的本能源自求存在的智慧,求存在是自我平衡的力量源泉。

事物对称: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平衡。事物必为对称之存在,万物都有自身的对称方,一方的存在都是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任何事物都有另一事物与之对称。

自然位置:系统与环境的平衡。万物在环境中都有自己的自然位置,表现为个体与环境的平衡和谐。

万物玄同:系统在特定时空的平衡。万物在一定时空和条件下可以处于一种无差别的同一状态,不同的时空和条件会出现不同层次的同一状态。

存在智慧:宇宙万物都有求存求在的智慧,生命系统都有求存求活的智慧。宇宙秩序源自于万物求存求在的智慧。生命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不同的生命具有各自不同的生存智慧。

剩余智慧:人类智慧减除生存智慧的剩余部分,人类与另类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有剩余智慧,而其它生命系统只有生存智慧。生存智慧与有无大脑结构无关,而剩余智慧必需一个结构复杂的大脑。

求存求活:有时也称求存求在,求存在是万物的自然目标,也是万物自我平衡的力量源泉,源自于万物的存在智慧。求存求活是生命系统的本能,是生命系统演变的力量源泉,源自于各生命体的生存智慧。

个人的生存是“健康+快乐+自由”地活着,健康是个人内在结构的平衡,包括生理平衡和心理平衡;快乐是期望值与实现值的平衡;自由是个人与环境的平衡,包括名利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平衡。

人类的生存是“幸福+和平+可持续”地存在,幸福是社会结构的平衡,和平是国与国之间的平衡,可持续是人类与大自然的平衡。求存求活=生存智慧×自然环境×生存资源。

求名求利:人类特有的贪欲,源自于人类的剩余智慧,常表现为:“名+利+情”和“权+钱+色”六大“人欲”,其基本取向是“名利最大化+自我为中心”。人的基本问题就是求存求活与求名求利的平衡关系问题。

{名+利+情}×{权+钱+色}=内在不平衡;自我为中心×名利最大化=外在不平衡;求名求利=剩余智慧×名利环境×名利资源。

存在模式:本论将“智慧”和“存在”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将智慧分解成“存在智慧”和“剩余智慧”的基础上提出三个存在模式,即第一存在模式“存在智慧→求存求在”——自然存在模式产生宇宙万物;第二存在模式“剩余智慧→求名求利”——名利存在模式产生人间万象;第三存在模式“剩余智慧→求存求活”——生存存在模式产生天人和谐。

第一存在模式是宇宙万物根本的模式,并决定和支配着第二和第三模式;第二和第三存在模式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模式。第二存在模式是现实人类社会的存在模式,第三存在模式是人类社会的理想存在模式。存在模式是人类和人生的基本问题,即生存与名利的平衡问题。

三我一体:人性是“自然我+当然我+超然我”的三我一体,并构成了人的充要因素。天道自然——“自然我”无智无欲,属第一存在模式的“我”;人道当然——“当然我”有智有欲,属第二存在模式的“我”;圣道超然——“超然我”大智无欲,属第三存在模式的“我”。

“三我”是系统属性,存在模式是“我”的生态环境。个人的性质和行为由“三我”的结构决定,在不同时空和条件下,“三我”的结构是动态的,其中比重最大、排序最前的那个“我”主导着个人的价值取向。个人选择是“三我”自我博弈的结果,其中胜出的那个“我”决定人的行为。

“三我一体”是人所以为人的充分必要条件。“自然我+当然我+超然我”的加法是人性的充分因素,相加的“三我”与人性呈累加关系。自然我% ×当然我% ×超然我%=1, “三我”的乘法为人性的必要因素,且0<每个我<1,相乘的“三我”与人性呈因果关系。

人的基本问题是生存与名利的关系问题。“存在模式+三我一体”解释和解决了人的基本问题——人如何平衡剩余智慧?反过来,“存在模式+三我一体”也是人的基本问题——剩余智慧用于求生存求平衡,还是用于求名利反平衡。平衡才有价值——实现个人平衡和价值的三个函数:

①平衡人生=知行合一 +人我合一 +天人合一;②个人价值=超然我÷当然我×自然我,人生价值是“当然我”的-1次幂,若“当然我”无穷大,价值等于零;③理想人格=自然我-当然我+超然我,即顺其自然我、少点当然我和多点超然我。当然我=∑{(名利情+权钱色)×(自我为中心+名利最大化)}=人性的贪婪。

:剩余智慧为零时——事物的初始原点,其特征是自然而然和无智无欲。朴是表达或衡量系统内部结构自然平衡的工具。

平衡点:事物运动过程中保持平衡的支点——用来分析系统与系统之间平衡的工具。

准平衡:事物发展与平衡临界点保持适当空间——用来维持系统与环境平衡的工具。

平衡层次:任何平衡系统都同时包含着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系统内部结构三个层次的平衡。系统的平衡层次与自我平衡、事物对称、自然位置相互对应。环境决定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决定价值,功能及价值反作用于环境。

平衡三观:①世界的本质是平衡——平衡的宇宙观由“天道自衡+玄子守恒+四维一体+平衡规律”等理论构成;②人生是平衡的存在——平衡的人生观由“剩余智慧+存在模式+三我一体”等理论构成;③平衡才有价值——平衡的价值观由“三我一体+朴+准平衡+平衡点”等理论构成。

空间×时间=宇宙;时空×智慧=人生;信息×思维=价值。用平衡三观——反观世界+反观人性+反观是非;用平衡思维——思想宇宙+思考人生+反思价值。对世界要客观+对人生要乐观+对世俗要达观。

平衡方法: ①系统方法:环境+系统+要素;②要素方法:质能+时空+信息;③反馈方法:输入→加工→输出;④感悟方法:体验→感悟→思想;⑤时间方法:过去→现在→未来;⑥医生方法:何病→病因→处方;⑦工具方法:目标→工具→结果;⑧因果方法:原因→环境→结果;⑨过程方法:系统→过程→目标。

玄思玄想:向内玄思系统之结构之结构…直至内无结构之玄子;向外玄想系统之环境之环境…直至外无环境之宇宙。玄思玄想从更深维度去认识结构,从更广维度去认识环境。

超然反观:对一个系统的认知要超然独立于这个系统,从外部环境、对称系统和内部结构等三个层次自上而下地去反观和分析这个系统。超越反观从一个更高的维度来认识系统整体。

符号解释

“→”表示:事物运化的自然逻辑及其因果关系,譬如,平衡→不平衡→新平衡;宇宙万物→奇点玄子→宇宙万物;输入→加工→输出;过去→现在→未来;生存智慧→求存求活→天之道;剩余智慧→求名求利→人之道。

“↔”表示:两个事物互为对称方,譬如,阴↔阳;正↔反;无↔有;得↔失;祸↔福;利↔害;本↔末;终↔始。事物或内部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如:“名↔利↔情”和“权↔钱↔色”。

千古奇文 头条经典

《天道自衡论》 汪叶斌 著

《一般平衡论》 汪叶斌 著

《破译道德经》 汪叶斌 著


易经+老庄=三玄,大乘+三玄≈禅宗,儒学+禅学≈心学;相对论×进化论×系统论×易老庄×道儒禅≈一般平衡论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