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关穴,是治寒热感冒、头痛、耳疾、眼疾要穴,络厥阴,通阳维

我国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浓厚的国家,对世界的认识、行为准则都有自己的一套认知。特别注重运用阴阳理论来认知这个世界、处理各种事情。道家讲究天人合一,儒家讲究中庸之道,中医讲究阴平阳秘都是一个追求阴阳协调的过程。

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有阴就有阳,人生天地间追求的其实就是一个阴阳平衡。人的身上也是,经脉穴位也分阴阳,手三阳与手三阴相对,足三阴与足三阳相对,阳跷脉与阴跷脉相对,阳维脉与阴维脉相对,任脉与督脉相对,背俞穴俞募穴相对,太溪与昆仑相对,内关与外关相对等等。这些相对的穴位功效通常都能相辅相成。


太溪、昆仑、内关我们讲过了,感兴趣的,待会我把链接放在文章结尾,可以点进去看。


今天我们就来讲下这个外关穴。

内关与外关以水平外展为中心,一个治上方头面,一个治下方心脏。都非常重要。


外关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络穴,能够络厥阴经,位于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主治的是寒热,头痛,耳鸣,耳聋,目赤肿痛,瘰疬,胁痛,半身不遂,肘臂屈伸不利等。

具体可以用艾灸,按摩、针刺的方法来刺激外关以治疗这些症状。


来说下为什么外关穴有这些主治作用。

①首先是外关穴是个很特别的穴位,它是少阳三焦经的络穴,通络这厥阴心包经,就像昨天讲阳池穴时讲到的,伤寒六经辨证,把半表半里证分为少阳病与厥阴病。

这样如果少阳为病,阳气过盛,可以通过络穴分流到厥阴经,从而退热

怕冷也可以通过络穴沟通,把少阳的阳气分享过去,就暖了厥阴

当然我们之前讲的井穴关冲也是沟通阴阳的,也可以的用于寒热。只是它主要体现在急救、泄热方面。


②另一个方面外关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的是阳维脉,而阳维脉是联络所以阳经的,而我们抗击外来邪气是通过卫气的保护,也就阳气,刺激外关可以调动一身的阳气,抵抗外邪,所以外感的寒热可以用外关来治。

③头痛、耳聋、耳鸣是少阳经穴位的特色治疗作用了。

少阳经,无论手少阳或者足少阳都在头部,尤其在侧头部的多次绕行,所以偏头痛也叫少阳头痛,选择少阳经的穴位是非常适合的,井穴关冲、输穴中渚,原穴阳池等都有很好治偏头痛的作用。少阳三焦经从耳后走行耳中,然后从耳前出来,所以常选择三焦经的穴位来治耳疾。

三焦经从耳朵前面穿出来后就往上走到眉毛的外侧。经过眼睛的周围。耳前肝开窍于目,肝胆火盛会出现肝火上炎,导致目赤肿痛,通过泻少阳经的火气,可以治疗目赤肿痛。


④瘰疬其实就是淋巴结肿大,其实是肝火上炎,携痰上扰的原因,痰火流滞相应部位就出现淋巴结肿大。

记得小时候下巴也淋巴结肿大,非常痛,最后找了个乡村医生,脉率两块钱夏枯草喝好的。现在我们知道了,夏枯草是清肝火的。

⑤少阳证中小柴胡汤证的表现是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这边就是这个意思,少阳为病,所以出现胁痛,通过刺激外关这阳经的八脉交会穴可以泻阳火而治疗胁痛。

⑥少阳经循行于人身体之外侧面,可以通过刺激少阳经的穴位,从而疏通少阳经,达到通经络,治疗半身不遂的作用,特别是外关穴,通阳维脉,调动所有阳经。一般用于中风偏瘫会配上其他经脉的穴位。


⑦也可以治疗手部局部的疼痛,活动不利。特别是手臂外侧的疼痛,麻木等,也就是现在解剖上讲的尺神经、桡神经支配区域。

看看有什么外关参与组成的方子。

有个方子叫“窦氏八脉法”,取的是外关配上足临泣,能起到调达气机、清利头目、聪耳定搐、活络通痹的作用。

因足临泣善于调达枢机,疏经通络;外关长于通利三焦,理气导滞。二穴相伍,以治手足少阳二经所过部位及脏腑所主之病。

有一方,名为“外关大椎解表方”,由外关、大椎、曲池、合谷组成,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烧。

有一方,名叫“外关肩髃通臂方”,由外关、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组成。是用于上肢瘫痪及肩周炎的。

有一方,名叫“外关中渚耳疾方”,是外关、中渚、侠溪组成,用于治疗耳聋、耳鸣、幻听等病。

有一个方,名叫“外关太冲疏肝方”,是由外关、期门、足三里、太冲组成,可以用于治疗胁痛。


文末把我们文中提过的,我们又讲过的穴位、方子、中药的链接放出来,想了解的,可以点击蓝字详细阅读,里面又各个穴位的位置图片

中渚:中渚穴,善于治外经病,如手臂痛、喉咙痛、偏头痛、耳聋、耳鸣等

肩髃:肩髃穴:肩三针中的一个,擅治肩周疼痛,当然还有两个特别的作用

曲池:曲池穴:水流转弯的地方,积累了一个小水池;经气多,效果也好

合谷:合谷穴:手阳明经的原穴;就像水的源头的意思;治疗疾病众多

内关:生活中打嗝你是怎么处理的?掌握正确掐内关方法,十多秒治打嗝

太溪:太溪穴,调理肾之阴阳,可以补,也可以泻,作用广泛,常配昆仑

昆仑:昆仑穴,配上太溪为强身祛疾必用之方,运用非常广,标题字不够

手三里:手三里,是不是感觉有点耳熟,和三里很像,但今我们讲的是手三里

足三里:古语有云:若要安,三里常不干,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下这个三里

夏枯草:夏枯草,别人冬天枯,它反着来,泻肝火、消结节,高血压也可

小柴胡汤:小柴胡汤:照着症状对,有这些症状,你就用这个方,中成药很方便

好了,今天的穴位科普就到这里了,科普文章,不易传播,期待大家转发、关注、赞赏,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每日一起打卡学习。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