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拍照模式该怎么选?请收下这份最全指南

要点:

最常用的拍照模式(各自的特长、适用题材和短板):

——“拍照”(或“照片”)

——“人像”“大光圈”

——“夜景”

——“全景”

——“实况”(或“动态照片”)

——“专业”

——“流光快门”

科学选用拍照模式三原则:

——按需选用

——扬长避短

——“拍照”优先

正文:

智能手机发展到今天,其相机应用功能越来越强大,性能越来越优秀,几乎可以涵盖所有场景、满足所有创作要求。


《春日江南》,使用iPhone 12 Pro Max拍摄于江苏省苏州市山塘街,摄影:周正森

作品说明:《春日江南》,使用iPhone 12 Pro Max拍摄于江苏省苏州市山塘街,摄影:周正森。使用默认的“照片”模式拍摄,较好地克服了逆光光比大的难题,画面表现不错。

就手机拍摄模式而言,有“拍照”(或“照片”)、“人像”“夜景”“全景”“实况”(或“动态照片”)、“大光圈”“专业”“流光快门”、HDR、“高像素”“黑白艺术”“趣AR”“水印”“文档矫正”“水下相机”“录像”(或“视频”)、“慢动作”“延时摄影”“双景录像”等,多得让人眼花缭乱、无从下手,正所谓选择越多越让人犯难。


《湖畔恋曲》,使用HUAWEI Mate 30 Pro 5G拍摄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区,摄影:周正森

作品说明:《湖畔恋曲》,使用HUAWEI Mate 30 Pro 5G拍摄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区,摄影:周正森。使用“流光快门”模式项下的“丝绢流水”拍摄,动静结合的画面效果强化了湖畔的诗情画意。

本期试着梳理一下最常用的拍照模式,包括各自的特长、适用的拍摄题材和短板,以及选用原则,帮助小伙伴选对模式、拍好照片。

“拍照”(或“照片”)模式

特长:手机打开相机应用时默认的拍摄模式,最普通、最常用,拍摄方法简易、自动,拍摄性能成熟、可靠、稳定、优秀,画质有保障。通常情况下,相比于其他拍照模式,选用这模式拍摄的影像品质最佳。

适用的拍摄题材:没有特殊创作要求的普通场景。

短板:拍摄的画面效果中规中矩,遇极端的拍摄环境或较高创作要求时无能为力。


《华为手机“拍照”、iPhone“照片”模式拍摄界面截屏拼图》


《华为手机“拍照”模式拍摄界面截屏》(部分)


《岁月同行》,使用iPhone X拍摄于辽宁省大连市,摄影:周正森

作品说明:《岁月同行》,使用iPhone X拍摄于辽宁省大连市,摄影:周正森。使用默认的“照片”模式拍摄,整体画面表现不错。

“人像”“大光圈”模式

特长:通过人工智能、算法等模仿单反相机制造浅景深的虚化效果,简化背景、突出主体,还可在“图库”(或“相簿”)应用进一步调整虚化程度和光效呈现。

适用的拍摄题材:“人像”适用于人像的拍摄,“大光圈”适用于花草、宠物、静物、美食等的拍摄,iPhone“人像”不限于人像,对非人像对象同样可以识别、拍摄,只是有距离要求。

短板:拍摄时对手机稳定性要求高,清晰度、质感不如“拍照”(或“照片”)模式,虚化不够自然,抠图边缘瑕疵、虚实衔接处出现断层、偏色等现象时有发生,弱光时表现不理想。

《华为手机、iPhone“人像”模式拍摄界面截屏拼图》


《低头注目》(拼图),使用iPhone X拍摄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

图片说明:《低头注目》(拼图),使用iPhone X拍摄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左右分别为默认的“照片”和“人像”模式拍摄的效果。右图使用“人像”模式拍摄的画面,很好地虚化了背景,主体更突出。


《低头注目》,使用iPhone X“人像”模式拍摄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背景虚化,主体突出


《华为手机“大光圈”模式拍摄界面截屏》


《古运河风情》,使用HUAWEI Mate 30 Pro 5G“大光圈”模式拍摄于江苏省无锡市清名桥古运河景区

作品说明:《古运河风情》,使用HUAWEI Mate 30 Pro 5G“大光圈”模式拍摄于江苏省无锡市清名桥古运河景区,手机自带滤镜(移轴)处理,很好地虚化了背景、突出了主体,画质也较理想。作品获刊登在《人民摄影报》2020年9月23日第10版。手机作品如何投稿,欢迎参考作者原创《手机作品精准投稿16窍门》《手机照片投稿哪些平台靠谱?

“夜景”模式

特长:“夜间成像仪”,解决了极暗环境拍不到的问题,得益于堆栈,画面噪点获有效控制,整体画质大有提升。

适用的拍摄题材:夜景。

短板:拍摄时对手机的稳定性要求高,从按下快门到结束的等待时间长,画面偏红、偏黄的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品牌过度提亮暗部,导致“夜景”不像夜景。


《华为手机、iPhone“夜景”模式拍摄界面截屏拼图》


《水乡夜色》,使用HUAWEI Mate 30 Pro 5G“夜景”模式拍摄于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沙溪古镇

作品说明:《水乡夜色》,使用HUAWEI Mate 30 Pro 5G“夜景”模式拍摄于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沙溪古镇,获刊登在《中国摄影报》2020年4月17日第14版、2020年7月21日第7版“玩转手机”栏目。为《中国摄影报》“2020新影像”月度手机摄影作品征集6月入选作品,获刊登在该报2020年7月17日第15版,其点评内容为:夜幕降临后的水乡更显古色古香。作者位于桥上,借廊桥的轮廓为框,将如诗如画的景物截取其中。夜晚水乡的光线昏暗,但夜景拍摄功能让照片色彩饱满、景物清晰精致,而且广角镜头增强了画面纵深感。更多太仓沙溪的行摄故事,欢迎围观作者原创《太仓沙溪宛如一叶扁舟的美丽橄榄岛,在众江南古镇中独一无二》。

“全景”模式

特长:面对使用手机(超)广角镜头无法一次性拍全的景物,选用“全景”模式,按下快门转动手机便一气呵成,照片有效像素增加,画面的空间感、立体感、层次感得到提升。

适用的拍摄题材:壮美的山峦、怡人的海滩、秀丽的湖光、缤纷的彩虹、绚丽的霞光、开阔的视野、高大的建筑、参天的大树等宽广、高大的景物,以及“一人多像”或“一物多影”等创意拍摄。

短板:成功拍摄难度大,获人工智能、算法等的支撑少,出品不稳定。


《华为手机、iPhone“全景”模式拍摄界面截屏拼图》


《苏州博物馆新馆全景》,使用iPhone 12 Pro Max“全景”模式拍摄于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区苏州博物馆

作品说明:《苏州博物馆新馆全景》,使用iPhone 12 Pro Max“全景”模式拍摄于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区苏州博物馆。“全景”加上超广角镜头的运用,完美收获了苏州博物馆新馆主体建筑(包括水中倒影)的全貌。更多苏州博物馆的行摄故事,欢迎围观作者原创《博物馆变身网红地!真的很“哇塞”》。


《顶天立地》(正常竖幅拍摄与竖幅全景拍摄效果拼图),使用iPhone X拍摄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图片说明:《顶天立地》(正常竖幅拍摄与竖幅全景拍摄效果拼图),使用iPhone X拍摄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拼图获刊发在《人民摄影报》2019年10月2日第10版。如何拍好竖幅、竖幅全景照片,欢迎参考作者原创《手机拍照到底该竖幅还是横幅?》《其实,智能手机全景还可以拍成长竖幅的照片》。

“实况”(或“动态照片”)模式

特长:使用这一模式拍摄时,会记录按下快门前、后大约1.5秒所发生的一切,包括图像和声音,相当于连拍与录像(视频)结合,可作静态照片、视频、GIF(或类似GIF文件)或长曝光效果(即慢门,iPhone)等选项呈现、使用、分享等,画面中运动的元素被虚化或移除,华为手机还有反光消除功能。

适用的拍摄题材:生活、旅行中值得记录的瞬间,流水、车流、人流等的慢门拍摄(iPhone)。

短板:拍摄时对手机的稳定性要求高,人工智能、算法等的发挥受影响,画质保障不高,“实况”、“动态照片”完整效果的呈现、使用、分享等局限于同一生态系统,是一个比较“鸡肋”的存在。

《华为手机“动态照片”、iPhone“实况”模式拍摄界面截屏拼图》


《平潭仙人谷》,使用iPhone X“实况”模式(“长曝光”效果呈现,即慢门效果)拍摄于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

作品说明:《平潭仙人谷》,使用iPhone X“实况”模式(“长曝光”效果呈现,即慢门效果)拍摄于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获刊登在《中国摄影报》2019年7月30日第7版、《人民摄影报》2020年1月8日第10版。手机如何拍好慢门,欢迎参考作者原创《许多人不知道,手机即可轻松拍慢门》《不会用iPhone手机自带的“实况”拍慢门不是真果粉》。

“专业”模式

特长:模仿单反相机手动档设计的模式,通过手动调整感光度(ISO)、快门、色温等实现创作意图,是对“拍照”(或“照片”)、“人像”“大光圈”“夜景”“流光快门”等预设模式的有益补充,尤其是面对这些预设模式难以胜任或拍摄效果不理想的拍摄环境、题材(如无法对焦、曝光不准、偏色等),或有个性化的创作要求时,多一个值得尝试的拍照模式选项。

适用的拍摄题材:绝大多数的拍摄题材。

短板:拍法复杂、难度大,加上手机自身光圈(恒定)无法调节,可发挥的创作空间受限。人工智能、算法给予的支持少,对小白来说更为被动、费劲。

《华为手机“专业”模式拍摄界面截屏》


《华为手机“专业”模式手动对焦截屏拼图》,失焦拍摄梦幻光斑效果过程示意图

拼图说明:《华为手机“专业”模式手动对焦截屏拼图》,失焦拍摄梦幻光斑效果过程示意图,从左至右为手动对焦从无限远移至微距端,右图(手动对焦至微距端)呈现唯美梦幻光斑效果。


《梦幻光斑》(失焦效果),使用HUAWEI Mate 30 Pro 5G“专业”模式拍摄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

作品说明:《梦幻光斑》(失焦效果),使用HUAWEI Mate 30 Pro 5G“专业”模式拍摄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场景有点光源的存在,手动对焦至微距端,画面呈现唯美梦幻的光斑效果。

“流光快门”模式

特长:手机会自动拍摄多张照片堆栈并呈现为慢门效果,用户只需点击快门键打开、关闭曝光就好,拍摄前也无需像单反相机那样繁琐的参数设置,而且全程可实时监控拍摄效果,可随时结束拍摄,是真正的“一键拥有”,即使是小白也能轻松拍出不错的长曝光照片。

适用的拍摄题材:车灯轨迹、闪电(“车水马龙”子选项),灯光、火花轨迹(“光绘涂鸦”子选项),流水、海浪、瀑布、流云、人流、车流(“丝绢流水”子选项),星轨(“绚丽星轨”子选项)等慢门创意拍摄。

短板:拍摄方法过于“傻瓜”,个性化的创作意图无法实现,成像的画质不稳定。

《华为手机“流光快门”模式拍摄界面截屏》


《流云飞瀑》,使用HUAWEI Mate 30 Pro 5G拍摄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梯面镇

作品说明:《流云飞瀑》,使用HUAWEI Mate 30 Pro 5G拍摄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梯面镇。使用“流光快门”模式项下的“丝绢流水”子选项拍摄,曝光时间63s,把流云飞瀑拍出如同丝绢一样丝滑、柔顺、梦幻的效果。

以上是手机最为常用的拍照模式,其他拍照模式相对比较“小众”,限于篇幅不作一一分享。拍照模式多不等于就能拍好照片选对、用好至关重要科学选用拍照模式的原则有三:按需选用、扬长避短、“拍照”优先。

1.按需选用

按需选用,是根据景物的特点、表达的主题、追求的创意或影像的用途等,有针对地选用对应、合适的拍照模式,目标是事半功倍的拍摄成效。

比如拍全视野开阔的湖面、草原、广场等,就选用全景模式,可以轻快实现;

想拍摄主体清晰背景虚化的浅景深效果,就选用“人像”或“大光圈”模式,或在弱光时选用“拍照”(或“照片”)或“专业”模式追随拍摄;

如果拍摄慢门照片只是用于朋友圈分享,选用“流光快门”(无需选用“专业”)模式就完全可以胜任;

街拍时选用“拍照”(或“照片”)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其简易、便捷的优势拍好照片,部分品牌手机快速双击音量上键或下键可无需解锁直接盲拍(如“熄屏快拍”“熄屏抓拍”),让街头抓拍更为快捷自如、得心应手。


《丰碑之光》,使用iPhone X“全景”模式拍摄于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广场,开阔的广场轻松拍全


《mi rei do》,使用iPhone 12 Pro Max“照片”模式拍摄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

作品说明:《mi rei do》,使用iPhone 12 Pro Max“照片”模式拍摄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日落后使用默认的“照片”模式追随拍摄,使用蓝牙遥控器释放快门,主体清晰背景虚化,画质有保障。如何追随拍摄,欢迎参考作者原创《主体清背景糊的超级动感大片,手机轻松追随拍


《黄山云海》,使用HUAWEI Mate 30 Pro 5G拍摄于安徽黄山

作品说明:《黄山云海》,使用HUAWEI Mate 30 Pro 5G拍摄于安徽黄山。使用“流光快门”模式项下的“丝绢流水”子选项拍摄,把流云拍出如同丝绢一样丝滑、柔顺、梦幻的效果。


《夏天的色彩》,使用iPhone 12 Pro Max“照片”模式拍摄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

作品说明:《夏天的色彩》,使用iPhone 12 Pro Max“照片”模式拍摄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稍纵即逝的晚霞,手指轻点手机屏幕向左滑动,急速打开相机应用,使用默认的“照片”模式第一时间稳稳地定格精彩。如何急速打开相机应用,欢迎参考作者原创《手机急速开启拍照功能的快捷方式都有哪些?

2.扬长避短

扬长避短,就是在选用拍照模式时还要注意各自的特长、短板,要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最大化地为拍好照片服务。

比如“实况”(或“动态照片”)模式,由于同时记录了图像和声音,受到许多小伙伴的喜爱,这是扬长。但如果将手机相机应用长期设置为该模式就不可取。因为这模式对持稳手机的要求苛刻,稍微不注意就可能拍“糊”照片,同时对存储设备要求更高、压力更大,而且还与HDR、RAW(或Apple ProRAW)等在功能上有冲突,画质受影响,极易引起过曝、偏色等现象。这是要考虑避短的问题;

又如“人像”模式,选用于拍人像是扬长(iPhone拍美食、静物等也有不俗的表现),但如果用来拍风光、纪实,就不大合适,因其短板也很明显,最好改选用其他更适合的拍照模式;

对于慢门效果,“流光快门”和“专业”模式都能拍摄,遇到拍摄车流慢门效果时最好选用“流光快门”,这模式不但可以实时看到画面效果,可以随时结束拍摄,还不受环境照度的影响,这是其最大的优势,即使是艳阳高照同样可以轻松拍摄。如果遇到不易于自动对焦的场景,这时“请”出“专业”模式,它手动对焦的特长便可“大显身手”了。


《使用“实况”模式拍摄的照片界面截屏》,使用“实况”模式易拍“糊”照片


《临时放空》,使用iPhone X“人像”模式拍摄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

作品说明:《临时放空》,使用iPhone X“人像”模式拍摄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蓝色圆圈部分经放大可明显看到,虚实衔接处识别出现错误,有断层现象。


《“照片”与“人像”模式拍摄效果对比拼图》,右图“人像”模式拍摄的照片色彩还原不理想(偏黄)


《车水马龙》,使用HUAWEI Mate 30 Pro 5G拍摄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摄影:周正森

作品说明:《车水马龙》,使用HUAWEI Mate 30 Pro 5G拍摄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摄影:周正森。即使是白天,使用“流光快门”模式项下的“丝绢流水”子选项可轻松拍出车流慢门效果。

3.“拍照”优先

“拍照”优先,就是对于某一题材的拍摄,如果“拍照”(或“照片”)和其他模式同时都能胜任,此时优先选用“拍照”(或“照片”)模式拍摄。因为手机摄影最大的优势,除了便捷就是强大的计算摄影和AI 干预,在众多拍照模式中,数“拍照”(或“照片”)模式研发历史最久,性能最成熟、最可靠、最全面,画质表现最稳定。

比如对小物件或花朵等的近距离拍摄,许多小伙伴会选择“大光圈”或“人像”(iPhone)模式,可以虚化背景的同时突出主体。其实,如果对背景虚化没有特别极致的要求,普通的“拍照”(或“照片”)模式同样可以做到,非但如此,选用“拍照”(或“照片”)模式拍摄的画面虚化效果更自然,画质更有保障,更为关键的是一定不会“翻车”,不会出现“抠图感”;

又如使用“全景”模式拍全景物,如果此时后退几步使用“拍照”(或“照片”)模式同样可以拍全景物,这种情况下优先选用后者拍摄,可以减少图像畸变,避免“全景”模式可能出现的拼接不好、画面失真、过曝、整体清晰度不一致等异常情况,同时强大计算摄影的发挥也让画质更有保障;

即使面对功能强大的“夜景”模式,也是如此,因为夜景拍摄选择在天未全黑时效果最好,而此时选用“拍照”(或“照片”)模式直接拍摄,不但简易、便捷,无需脚架、等待,画质也有保障,更为重要的是不会出现画面偏红、偏黄,过度提亮暗部等的问题。


《咖啡馆》拼图,使用HUAWEI Mate 30 Pro 5G拍摄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

拼图说明:《咖啡馆》拼图,使用HUAWEI Mate 30 Pro 5G拍摄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使用默认的“拍照”模式拍摄,点选不同的被摄对象为对焦测光点,呈现的虚实表现不同,虚化效果非常自然。


《海豚俱乐部》(“全景”与默认的“照片”模式拍摄拼图),使用iPhone X拍摄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

拼图说明:《海豚俱乐部》(“全景”与默认的“照片”模式拍摄拼图),使用iPhone X拍摄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拼图获刊登在《中国摄影报》2019年9月27日第7版。上图为“全景”模式拍摄的效果,建筑主体畸变明显;下图为后退几步,选用默认的“照片”模式拍摄,影像畸变小。


《璀璨夜色》,使用iPhone 12 Pro Max默认的“照片”模式拍摄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鼋头渚风景区

作品说明:《璀璨夜色》,使用iPhone 12 Pro Max默认的“照片”模式拍摄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鼋头渚风景区,摄影:周正森。在天未完全黑前,选用默认的“照片”模式拍摄,简易、便捷,无需脚架、等待,画质有保障。以满挤游人的鼋头渚地标建筑——长春桥为主体,以大片盛开的樱花为前景,结合倒影的运用,很好地烘托了夜晚赏樱的盛况。更多樱花季太湖鼋头渚的行摄故事,欢迎围观作者原创《赏花网红地该如何美美地打卡?

小结

无论说得如何高大上,如何“天花乱坠”,终归要说回人话。到底该如何选用手机拍照模式?可以深入浅出地概括为:通常情况下优先使用手机默认的(也是最普通的)“拍照”(或“照片”)模式,遇较极端的拍摄场景、环境,或该模式无法胜任的题材、创作时按需选用其他适合的拍照模式,并注重扬长避短,最大化地为拍好照片服务。作者的“经验”是:至少90%以上的照片是使用“拍照”(或“照片”)模式拍摄的,毕竟这一模式最有保障,用起来最让人放心。特在此与各位小伙伴分享。

相关链接:

华为最普通“拍照”模式有4种拍法都不知晓,怎好自诩“花粉”?

iPhone“人像”拍照模式,用好了分明就是一部单反

iPhone只需一键便可轻松成就高贵艺术范儿

智能手机全景虽好,但并非所有场景都适合拍摄

其实,智能手机全景还可以拍成长竖幅的照片

你不知道的智能手机全景拍摄窍门

不会用iPhone手机自带的“实况”拍慢门不是真果粉

许多人不知道,手机即可轻松拍慢门

主体清背景糊的超级动感大片,手机轻松追随拍

作者简介:

周正森,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微信订阅号“手机行摄”主编,超过300幅(篇)作品、文章在《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读者》、美国《国家地理》、iPhone全球摄影大赛等平台、机构获奖、入选或发表,凭手机获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积分140分,远超入会申请所需的15分。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