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中国曾有机会拿下琉球群岛,为何却失之交臂?这个锅谁来背?

中国有句古话“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当我们试图窥探琉球群岛的未来走向时,从过往的历史遗踪寻找答案,总能够得到某些启发。理性而言,任何一个地方的历史地位都离不开所处的地缘环境,琉球也不例外。由于地处日本九州岛与中国台湾岛之间,使得琉球自始至终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中日两国的影响,即使琉球有更多选择之时依然如此。

地处日本九州岛与中国台湾岛之间的琉球,自始至终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中日两国的影响。

中国和日本的历史古籍中都有关于琉球群岛的记载。如我国的《隋书》(7世纪)中出现的“流求国传”、《元史》(14世纪)中出现了“瑠求”。而日本在平安时代的《续日本纪》(8世纪)中也出现了琉球岛屿的记载。而琉球王国始于12世纪,随后在1372年明朝洪武年间成为中国藩属国,二者的宗藩关系一直持续到清朝同治年间(即1879年),日本完成所谓的“琉球处分”,废藩置县,强行吞并琉球国为止,时间绵延五百多年。

琉球三省三十六岛之图

日本将原琉球国疆域一分为二,将奄美诸岛划归鹿儿岛县,将冲绳诸岛、先岛诸岛划归冲绳县管辖。

但日本吞并琉球,并未获得清朝承认,二者之间的关于琉球的“分岛改约案”谈判并未签订正式条约,也就意味着清朝并未承认日本拥有琉球的主权。但事实占有琉球的日本还是将原琉球国疆域一分为二,将奄美诸岛划归鹿儿岛县,将冲绳诸岛、先岛诸岛划归冲绳县管辖。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二战。

1945年冲绳战役爆发,美军以伤亡7.5万人,损失飞机763架,舰艇404艘,坦克372辆的惨重代价,登陆冲绳本岛。

《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必须实施,日本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指定的岛屿。

1945年冲绳战役爆发,在96天的攻防战中,美军以伤亡7.5万人,损失飞机763架,舰艇404艘,坦克372辆的惨重代价,登陆冲绳本岛。这场战役也成为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伤亡人数最多的一场战役。同年7月中美苏联合发表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投降后,其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指定的岛屿。

琉球群岛作为西太平洋海空交通要冲的战略地位,美国遂将冲绳岛作为驻日美军的重要军事基地。

普天间基地位于冲绳普天间川市中心,是驻冲绳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基地,有日本最大规模的武装直升机机场。

二战结束后,考虑到琉球群岛作为西太平洋海空交通要冲的战略地位,美国遂将冲绳岛(琉球群岛中最大的岛屿)作为驻日美军的重要军事基地。此时琉球群岛的主权并未明确,因为按照《波茨坦公告》的要求,琉球群岛由于不属于日本本部岛屿,日本也就没有琉球群岛的主权。

1943年开罗会议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询问蒋介石对琉球群岛的看法,并询问是否想得到琉球。

有了琉球群岛的台湾岛才能成为中国东部核心区的“海上长城”,一旦丧与敌国便成了围堵自己的“锁链”。

此外,据《美国国务院美国对外关系文献:开罗和德黑兰会议》记载,1943年开罗会议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询问蒋介石对琉球群岛的看法,并询问是否想得到琉球,而校长的回答是琉球可以由国际托管,中美共同管理。这也成了今日网上纷纷声讨蒋校长放弃琉球群岛的来源,指责蒋缺乏海权意识和战略头脑,没有看到琉球群岛对中国国防安全的战略地位,因为有了琉球群岛的台湾岛才能成为中国东部核心区的“海上长城”,一旦丧与敌国便成了围堵自己的“锁链”。

1938年为祝贺美国建国150周年,国民政府发行的《美国开国150周年纪念邮票》。

1938年为祝贺美国建国150周年,国民政府发行的《美国开国150周年纪念邮票》。

其实当我们结合当时所处的大环境而言,校长的答复完全在意料之中。罗斯福之所以提出中国可以接手琉球,根本在于中美是盟国,且对于掌舵的国府,美国一向扶持,而日帝作为共同的敌人,琉球群岛的重要性要求此地绝不能再让日本染指。而校长的答复看似保守,实则是在向美表立场,绝不与“大哥”争食,而且当时琉球尚在日军手里,校长若表态愿意要,就要下大本钱出兵琉球,这无疑将要考验国军的“克难精神”。

太平洋战争自1941年爆发以来,日本已在太平洋上依托一系列岛屿构建了三条岛链战略防御体系来消耗美军舰队。

这其中的难易程度和要付出的代价,校长心知肚明。况且当时太平洋战争自1941年爆发以来,日本已经在太平洋上依托一系列岛屿构建了三条岛链战略防御体系来消耗美军舰队:第一条岛链从南到北依次是吉尔伯特群岛、马绍尔群岛、威克岛、阿留申群岛;第二条岛链依次是新几内亚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硫磺列岛、小笠原群岛;第三条岛链则是菲律宾群岛、台湾岛、琉球群岛,再由东西向的加罗林群岛连接,形成蜘蛛网状的战略防御态势。

10万多人组成的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参与滇缅战役(最终伤亡6.7万人)

1943-1945年中国远征军在滇缅战争中,收复缅北城镇50余座、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歼灭日军4.9万余人。

尽管1942年日本接连输掉了珊瑚海战役、莫尔兹比港战役、中途岛战役、瓜岛战役,1943年输掉了马绍尔战役,但也仅限于外围的岛链失守,而作为“内岛链”的琉球群岛依然稳妥得掌握在日军手中。而且在开罗会议期间,国军9个师共10万多人组成的中国远征军正在缅甸进行滇缅战役(最终伤亡6.7万人),所以校长说只要收回被日本侵占的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就已知足,所言倒也不意外。

冲绳战役历时96天,美军伤亡7.5万人,损失飞机763架,舰艇404艘,坦克372辆;日军伤亡11万人,被俘9000人

《血战钢锯岭》改编自军医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实经历,讲述在冲绳战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战友的传奇故事。

其实美国若真为中国考虑,为何战后不把琉球群岛交给中国托管?要知道二战结束后,美国再也没有提琉球给中国托管之事,而是既不承认琉球主权归属日本,又不支持琉球复国运动,反而将琉球打造成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基地。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拿下琉球是美军付出了7.5万美国人性命的。

1947年联合国安理会第124次会议一致通过《战略防区之托管决定》,授予美国在琉球群岛的管辖权。

1947年联合国安理会第124次会议一致通过《战略防区之托管决定》,授予美国在琉球群岛的行政、立法、司法管辖权。美国托管期间大量驻军,推行去日本化,禁止使用日文和日本货币,日本人上岛要使用护照,琉球群岛像关岛一样变成了美国的“殖民地”,民众沦为二等公民,因此琉球人要求独立自治和反美浪潮日益高涨。

嘉手纳空军基地位于冲绳岛西南部,基地面积约占冲绳面积的1/4,是美军在远东地区最大的空军基地。

1952年4月28日《旧金山和约》生效,日本从此结束长达7年被美军占领的日子,开始享有国家的部分主权权利。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此时正值美苏冷战期间,美国转而改变策略,将日本打造成在亚洲对抗苏联的前沿,于是1951年美国联合英法等48个二战战胜国在旧金山和会上对日媾和,并签署了《日美安保条约》(当时新中国尚未恢复联合国席位,既未参与也未签字,苏联因北方四岛主权归属争执拒绝签字)。1952年4月28日《旧金山和约》生效,战败国日本从此结束长达7年被美军占领的日子,开始享有作为国家的部分主权权利。

硫磺岛位于东京以南1080千米,南距关岛1130千米。目前由日本海上自卫队管理,登岛需要特许。

冲绳岛面积约1208平方公里,人口约122万,具有日本少有的亚热带风光,有“东方夏威夷”之称。

《旧金山和约》规定:日本同意美国对北纬29度以南之西南群岛(含琉球群岛与大东群岛) 、孀妇岩南方之南方各岛(含小笠原群岛、西之与火山群岛) ,和冲之鸟岛以及南鸟岛等地送交联合国之信托统治制度提议。在此提案获得通过之前,美国对上述地区、所属居民与所属海域得拥有实施行政、立法、司法之权利。当然美国也一直称“琉球”而非“冲绳”。

1972年美国把琉球群岛移交给日本,条件是1951年签署的《日美安保条约》自动延期,美军得以永久性驻军日本。

1951年时任日本首相岸信介签署《日美安保条约》,安倍晋三正是侵华甲级战犯岸信介的外孙。

之后在1968年风云变幻,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日本趁机死缠烂打要回了被美国托管的包括硫磺岛在内的小笠原群岛,之后又得陇望蜀,要美国归还冲绳。1971年美日签署核密约,作为交换条件签署了《美日琉球及大东协定》,1972年美国把托管了27年的琉球群岛移交给日本,条件是1951年签署的《日美安保条约》自动延期,美军得以永久性在日本驻军,且有权在日本几乎无限制地设立、扩大和使用军事基地

6.5万琉球民众示威抗议,要求撤走美国驻日海军陆战队。

琉球民众连日来举行集会,强烈抗议驻冲绳美军强奸杀害一名年仅20岁的当地女子。

但美国移交给日本的只有1947年联合国授予的行政、立法和司法权,而非主权,且由于多个涉及琉球群岛的条约,均涉及了其管理权,却未对领土主权有明确规定,便产生了如今琉球群岛主权归属未定的局面。在美国向日本移交琉球群岛管理权后,冲绳县被恢复建制,虽然琉球民众曾聚众抗议美军剥夺他们独立自主的权利,但其声音完全被无视,自此琉球之名被冲绳取代。

下期《琉球群岛系列》终章:琉球国已覆灭140年,曾是琉球500多年宗主国的中国,可否继承主权?

上期回顾:琉球群岛已被日本吞并140年,为何冲绳人还每年举办中国册封典礼?

备注:本文仅为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转发。另文中配图部分引自网络,如有版权私联请删。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