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必备知识——科举考试能带哪些东西进考场

又到高考季了,蹭个热度。

如果你穿越到了古代,准备走科举路线,那么除了必要的文学知识储备,在考试的时候还能带哪些物资进考场呢?

看榜

大家伙儿都是从小考到大的,知道大型考试我们需要带准考证、身份证、文具,但是古代的考试和现代最不一样的一点就是,考试的时长。以明清时期为例,乡试(秀才考举人)要考三场,每场三天,这三天两夜内,考生的吃喝拉撒一切活动都是不能离开考场的,因此准备的物资也就更多一些。

考篮

首先是文具类

在整个封建社会,毛笔字都是主流书写方式,因此在科考过程中,需要准备的文具就是毛笔、墨、砚台、镇纸、水注。为了防止考生夹带作弊,砚台要是薄的,水注要是瓷的、毛笔笔杆需要是镂空的。

其次是饮食类

一场考试需要三天两夜的时间,考生的吃饭问题除了个别时期由考场提供以外,都是需要考生自备的。

饮水或者其他生活用水一般由考场提供,动手能力不强的考生就直接带干粮,条件好可以带一些肉食,比如烤鸡烤鸭之类的,再出于健康考虑带点参片,一含着补充体力;动手能力强的可以带个小炉子,带点炭和食材,自己动手做。

入场的时候为了防止考生作弊,所有东西都要仔细检查,包子馒头掰开、烤鸡烤鸭切开,如果不想自己收获一堆细碎的食物的话还是自己动手做好一些,更何况也谁知道负责检查你食物的差役在这之前碰过什么……当然如果能将食物准备得一眼看上去就没法夹带,也可以。

另外不管家里条件怎么样,最好都带几块老姜,考试的时候煮点姜汤喝喝,预防因为忽冷忽热引发的风寒,毕竟考试的时候不管是什么季节,都是只能穿单衣的,十层单不如一层免啊!

最后是起居类

先介绍一下考生要待三天的号舍的情况,还是明清时期的资料,每间号舍三面有墙,南面是敞开的,没有装门。每间号舍宽3尺,深4尺,后墙高8尺,前檐约高6尺。清代每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31.1厘米,那么每间号舍的建筑面积只有1.16平方米,在这么一个空间里憋三天是相当难受的事情,并且它还没有门。

江南贡院

考生要尽可能平稳地度过这三天的话,需要带的材料有:抹布,科举两道三年一举行,号舍平时也没有别的用途,虽然在启用它之前可能会被打扫过,但是也别报太大希望,说不准就分到了布满蜘蛛丝和灰尘的号舍。

卷布,这可以在答卷的时候充当毡布,吃东西的时候也可以当桌布。

油布,这个是要多带几块的,在必要的时候要用来防风避雨,毕竟号舍只有三面墙,并且屋顶也可能漏雨。为了以防万一,答完的卷子也可以用油布保护起来。

香包,这个香包主要以提神醒脑、掩盖气味的功效为主,号舍中有一类非常令人崩溃的号房被称之为臭号,顾名思义,就是靠近茅厕的号舍,如果是秋闱,在秋老虎的威力下,下水道不完备茅厕的威力有多大,应该都是能想象的……

好了,关于科考的一些经验分享完毕,比起古代科考,现代高考的条件实在是好太多了,祝穿越的不穿越的考生都能金榜题名!

你可能感兴趣的往期小知识:

穿越必备知识——制糖工艺(一)

穿越必备知识——制糖工艺(二)

穿越必备知识——土法水泥的制作

穿越必备知识——怎样用草木灰制作肥皂

穿越必备知识——怎样在古代烧制玻璃(附玻璃镜子做法)

穿越必备知识——豆腐以及其他豆制品的制作方法

殿试之后打一架,谁赢谁是状元?科举奇闻盘点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