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商业性质的房子层高都会超过4米,高的甚至会达到6米,所以我们在室内装修时经常会碰到有这种中间需要隔层的需求,那隔层具体要怎么做呢?我用多年实际的经历为你解答。
关于隔层的形式,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权衡来选择。
第一种:钢筋混凝土现浇
如果是自己私人的房产,我个人建议做现浇最实用。现浇楼板的优点是隔音及承重性都要比较好。
如果房子需要隔层的面积比较小(20平方以下),可以自行找有经验的工头进隔层施工。如果面积比较大,就需要考虑到质量安全性,最好是找专业的设计院出相关图纸后再进行施工。

现浇楼板的缺点是单价成本高(面积越小单价越高),施工周期长。现浇施工的技术难度并不大,但是工序多,所以它的成本主要体现在人工方面。具体流程就是搭模、织筋、混凝土浇注、表面收光或拉毛、拆模。这里面主要注意的点是织筋时一定要把原房子的楼板和柱子砸开,使新钢筋与原现浇形成一个整体,然后就是拆模后,表面一定要每天湿水,特别是夏天甚至要早晚一次,避免水泥烧灰,浇水时间至少持续一周以上。所以其施工周期比较长。

第二种:钢结构楼板
虽然现浇楼板有很多优点,但还是有很多房子会采用钢结构进行施工。这就涉及到一个政策因素:违章建筑。对,现浇隔层在现实法规中属于违章建筑,是不合法的施工。现在的商品房产权性质一般分为两种:商业和住宅。如:很多那种单间形式的公寓就是商业性质的产权被开发商当作住宅在卖,这类房屋的层高一般有4米以上。虽然隔成两层,层高不够,但很多业主了为多一点使用面积也会强行隔成两层,这里大部分业主会直接采用现浇,但由于这类业主众多,分散性大,所以相关执法部门没法管控,所谓民不告官不究。
但是在一些专门的商业楼和一些工业园里面的厂房建筑,这一块管理得非常严格,因为这种房子单层的面积通常都比较大,动辄几百甚至上千平方米,一旦擅自进行现浇隔层会给整栋房屋主体的消防和质量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首先物业方是不会允许业主进行现浇隔层,而且城管部门也会进行严厉管控(不要以为室内的施工城管就管不着),轻则责令拆除复原,重则罚款并强行拆除。

但有趣的是,这类房子如果使用钢结构进行隔层却是合规的。所以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大面积隔层都是使用的钢结构。
小面积的钢结构成本相比现浇施工要低很多,而且施工周期非常短,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就是隔音差,在上面行走时会有震感。如果大面积进行钢结构施工,因为材料型号加大和人工成本的增加,其单价成本会随之上升,甚至超过现浇的单价成本。
钢结构的表面铺装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钢结构施工完成后,表面的铺装材料又分为多种。一般小面积或者租赁的房产,业主为了节省成本,通常只会在上面铺装高强度木板(竹板或建筑模板),然后再在上面铺上装饰材料(一般是地板或地毯)。

上面说了钢结构的隔音很差,为了改善这个缺点,一般自有房产的业主我们都会建议再进行一层混凝土现浇(不属于违法),其具体工艺是这样的:
钢结构主梁搭建完毕后,需要在上面铺一层槽形板(材料名称就叫槽形板,一般在大型的钢材市场可以买到),槽形板铺设后,在上面铺上一层简单的钢筋网(有的为了节省成本只在槽形板的沟槽内放入钢筋),钢筋网的作业并不是为了承重,只是为了避免混凝土开裂。然后再进行混凝土灌注,为了降低楼板自重,混凝土的厚度要相对薄一点。如果表面还再进行瓷砖铺贴,混凝土只需要高出槽形板2cm左右即可,如果表面是准备铺贴地板,混凝土厚度可以高出槽形板3-5公分。

这样完成施工后,可以达到现浇板的使用效果,但成本也会高出现浇成本的20%左右。没办法,谁叫现浇不合法呢!
最后说一下,大面积(200平方以上)的钢结构施工最好是找有资质的设计公司出具专业的图纸再进行施工。虽然钢结构的形式合法,但施工不合法一样会受到主管部门的处罚,这时的主管部门可就不只城管一个部门了,质监、消防都够你喝一壶的。过来人的经验,牢记!
还有不清楚的可以在评论区或私信问我,设计show知无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