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国防军和党卫军有什么区别?二者战斗力谁更强大?军人素养又是怎样的?

11回答·2.1万阅读
狼烟火燎

2019年08月05日

这个事情怎么说呢?德国国防军和党卫军是二战时德国两支不同的军队,国防军是国家军队,是职业军人,有着较高的素养,他们效命的是德意志这个国家,并非希特勒和纳粹党,因此更为理智,正因为如此在二战后期,当国防军的军官发觉希特勒将德国带入深渊后,在劝说失败后部分军官直接选择了刺杀行动,最后失败了,隆美尔为此受牵连而死!而党卫军是纳粹党武装,是希特勒用来控制德国社会各界的私人武装和工具(类似于军统那种),德军的很多暴行和种族屠杀等恶行,作为“刽子手”的党卫军脱不了干系,他们手上那真是恶行数都数不过来,尤其在德国占领区!

整体战斗力而言,作为德国正规武装力量的国防军更强,是德军侵略战争的绝对主力。但是党卫军中有也部队伴随国防军一起作战的武装党卫军(ss),军事素养很高,同样涌现出了许多精锐的“王牌部队”,而且越到战争后期,党卫军武装在战争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不过这支英勇作战的部队严格听从希特勒指挥,誓死效忠元首,这与国防军不同,国防军中的大量的高级军官对希特勒很多无理命令表示非常不满,最典型的就是曼斯坦因和古德里安了。

下面我们来具体说说国防军和党卫军的具体区别:

1、首先军服上两者就有明显区别。

上图是典型的国防军军官军服

国防军军服比较简洁,军帽上是帝国之鹰和国徽,军服的胸前也有帝国之鹰标志,左边是德意志第三帝国铁十字标志,代表效忠德意志帝国,右边则是纳粹党标志,代表效忠元首,而这样的纳粹党标志出现在军服上大多为高级将领,中下层军官和士兵可是没有这个标志的,只有德意志第三帝国十字标志!

党卫军二把手海德里希(纳粹公认的完美雅利安人的典范)

党卫军军服则有着很大区别,首先帽子上是骷髅徽标,军服衣领上则是橡树叶领标,左下面则是各种杂七杂八的配饰和徽章一大串,这些标志都来源于古日耳曼部落的传统神话。党卫军的军官还佩戴骷髅戒指!上图的主人公海德里希因为在1942被刺杀死在捷克一个村庄,希特勒为报仇下了屠杀令,整个村子140名包括婴儿在内所有人被屠杀,这也是国际儿童节的由来!

第二效忠对象有着本质区别

前面我们有提到国防军是德意志国家军队,是正规军事素养的军人,将领大多是传统普鲁士“容克”贵族,比如德国将领中那一堆“冯”姓贵族将军们,冯.曼施坦因,冯.施陶芬贝格(刺杀希特勒的国防军上校)等等,其他军官也受他们的影响很重,他们崇尚骑士精神和贵族荣誉感,因为出身高贵也非常高傲,传言不能射杀跳伞飞行员其实就是一战德国和英国这些贵族们的骑士精神在作怪!

党卫军军官们大多出生低位,成员鱼龙混杂,加入党卫军也成为德国许多低层青年快速致富、提高社会地位的捷径。当然他们也被纳粹党用来控制德国社会和占领区的私人武装和军队,也就是俗称的“刽子手”。党卫军是纳粹党军队,实际地位感觉比国防军更高一些,但是出身高贵的国防军将领看党卫军军官,就像社会精英看山区文盲和城乡结合部的流氓,压根瞧不上眼!

正因为如此,国防军和党卫军的矛盾非常大,但这并不影响国防军向希特勒效忠,而且国防军大部分人都是希特勒的狂热支持者。说白了,一战后德国国防军被各种限制,军队限制在10万人,很多人流离失所甚至吃不饱饭。是希特勒再次召唤回了他们,而国防军的大部分人认为一战战败不是德国军队战败,而是国家的政党之争造成,大部分的德国军人心里是不服气的,是希特勒再次给了他们证明的机会,再次组建了更为强大的国防军。1934年,德国国防军就正式宣布效忠于第三帝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并拥戴其为三军武装部队总司令,支持其担任总统职务;之后逢年过节的军队大型活动,念上一段话表示效忠希特勒更是首要环节。而且希特勒主张对外扩张更是迎合了国防军誓要一雪前耻的心态,因此得到了国防军的支持和拥戴。在得到国防军的绝对支持和拥戴下,希特勒的命令才能如此畅通的执行下去,二战德国的闪电战才会如此顺利。

但是国防军的意志是效忠德意志帝国远胜于效忠希特勒,当希特勒带领着德国一步一步壮大的时候,得到了国防军的绝对支持,但是当希特勒将德意志帝国带入深渊后,尤其是诺曼底登陆后德军陷入双线苦战节节败退,再加上纳粹的各种暴行和种族屠杀,让原本效忠的国防军军官对希特勒产生了质疑和抵制,于是就有一部分军官自行组织起来劝说希特勒像西线英美军队投降,专心对付东线苏联,被希特勒直接否决后,更有一部分军官选择了行刺希特勒,只是最后失败了!

图:武装党卫队先于国防军装备了现代迷彩服

而党卫军就复杂多了,武装都包括了武装党卫队、特别行动队、盖世太保、看守营,他们大多是维护德国社会和占领区的“治安”,实则对控制社会的武装工具。但又有与国防军并肩作战的正规军队武装,比如武装党卫军(ss)就是涌现出了很多王牌部队,“维京”第五装甲师作战能力堪比国防军王牌部队,但这些作战党卫军因为纳粹组织的诸多战争罪行而饱受诟病!

图:党卫队特别行动队里的苏联籍“伪军”——乌克兰的哥萨克人

党卫军的特别行动队(吸纳了大量伪军)、盖世太保、看守营等几个编队更是臭名昭著,是纳粹暴行的的直接执行者,种族屠杀、“子弹屠杀”、“毒气消毒”等恶行让其臭名昭著。

党卫军里也有天才人物,比如德国火箭之父”党卫军少校冯.布劳恩,这位天才在德国非常被器重。德国失败后,美国更是花巨大代价将这位航天之父带到了美国,在美国那也是了不得的人物。人才在哪里都吃香,因此这位纳粹刽子手在美国不用隐姓埋名,也不用东躲西藏,他主持了土星五号等大工程,成了美国航天之父和阿波罗登月设计师,还担任过美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像这种人才进入美国和苏联的数不胜数,这些科学家为冷战的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所以说,知识不但可以改变命运,关键时刻可以救命,与美国总统相谈甚欢的“美国航天之父”冯.布劳恩局长。

不正经的军棍

2019年08月06日

党卫军和国防军是德国的两个不同的武装,一个是国家正规军,一个是纳粹的私人武装力量,从军队层面看,党卫军并不是德国的正规军。

国防军的历史是比较久远了,虽然说纳粹时期的德国国防军是魏玛共和国时期组建的,但是传承却是来自于德意志帝国时期的那些容克地主阶级,这是一支由军事地主组建的军队,荣誉感极强。到了纳粹德国时期,希特勒对国防军大刀阔斧的进行扩军,最初的十万兵马,到后来数百万大军,扩军这方面,希特勒是深得这些容克地主们的好感。

而党卫军不同,党卫军是希特勒在发动啤酒馆暴动失败出狱之后,在1925年组建的,最初就是200人小队,隶属于纳粹党冲锋队,但是不听命于冲锋队。直接听命于希特勒。而长刀之夜血洗冲锋队之后,党卫队从冲锋队中独立出来。希特勒在对国防军进行扩军的时候,党卫队也在逐步改革,一点点的扩充部队,最后开始组建装甲师。

名义上,德国国防军并不属于纳粹管辖,国防军最高指挥机构是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听命于德国政府,实际上德国政府就是纳粹管辖。党卫队不同,党卫队的调动直接听命于希姆莱。

而武装党卫军在作战中,必须依附于德国国防军的战斗序列。党卫军在战场上,通常都是属于一个救火队员的角色,哪里需要,他就去哪里,他在战场上,要听命于国防军的将军们,不得擅自行动。国防军几百万人的部队,党卫军往往只有几万人。

党卫军面临的问题是,人少,能打仗的部队其实就是希特勒警卫旗队、帝国师、骷髅师、维京师等几个,后来扩充党卫军的时候,吸收大批外籍士兵,这些都是伪军级别,毫无战斗力。这些部队,多数是在占领国当一个治安军,让他们打野战,基本就是送人头的。

如果说战斗力,国防军整体实力非常强大,党卫军是个别几个比较纯正的部队战斗力强悍。比如骷髅师,首任指挥官艾克就是个非常狂热的纳粹分子,对于手下士兵的思想教育非常苛刻,这就直接让这个部队战斗热情非常高,战斗力就非常不错。

最初,国防军是极度鄙视党卫军的,国防军和党卫军不一样,国防军的统帅们贵族出身,你希姆莱是个什么东西,你们这些人根本算不上军人。后来在苏德战争中的几次战斗,让国防军对党卫军改变了看法,开始密切合作(其实就是给国防军干些脏活累活)。

国防军会把自己摆在一个非常高的姿态,把自己描绘成白莲花骑士,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实际上,国防军犯下的罪行远比党卫军多,党卫军才几个人,哪够杀那么多人的。

多佐洛夫

2019年08月10日·作家

德国自统一起,就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国防军是德国国家军队,从历史来说,由容克军事贵族主导的德国国防军,就传统而言,比德国本身都古老。很多德军将领的名字里面都会有个“冯”字(也有早期书记翻译成“封”,其实这个翻译更准确),这就是容克贵族的标志。从这方面看,普法战争,一战,二战的德国军队,其实是同一支,二战结束后的清算,这支军队才算彻底倒下。党卫军不同,党卫军严格说是民间组织,隶属于纳粹党,是一支只对纳粹党负责的军队。

早期纳粹党借口德共等其它党派,对其攻击迫害,自己成立了保安性质的冲锋队,高峰时期也高达百万之众,是一支典型的有组织暴力团伙,但冲锋队与其说是纳粹党的,希特勒的冲锋队,还不如说是罗姆的冲锋队,最终在纳粹党内部,都成为一个不安定因素。在长刀之夜前,希特勒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所以在冲锋队下面,又低调的主建了党卫队,这支部队一开始非常低调,人员选拔到了严酷的程度,必需是高大健美的亚利安日耳曼人,必需能力出众,必需对纳粹理论和元首本人有狂热的崇拜。这支党卫队可以稳定运转后,希特勒在德国政坛高层,达成共识,牺牲了冲锋队和罗姆,主动发动了长刀之夜清洗冲锋队,行动就是由党卫队执行的,而后党卫队也迅速且高效的以精干人员,完全替代和扩展了原冲锋队的势力。这里也要明确一下,后来战争里的党卫军,只是党卫队的一个部分,并不是全部。

在战争里面,最初的党卫军战斗意志狂热,虽然军事专业素质上,确实没有国防军扎实,但是战斗力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就是因为这一点,牺牲远比国防军大,到后期,这种部队里狂热而高素质的兵源补充不上来,战力才开始明显下降,而在占领国主建的党卫军,都是治安伪军,说不上什么战斗力。

战武拌豆腐

2019年08月05日

武装党卫军队徽以两道闪电作为SS象征,在北欧神话中一道闪电(其意义代表太阳)象征胜利。其闪电标志由瓦尔特·赫克(Walter Heck)在1932年设计。

组成党卫军的人员除了少部分德国人,大部分都是外籍人员,由来自乌克兰,波兰,芬兰,爱沙尼亚,白俄罗斯,挪威,波斯尼亚,匈牙利,法国,俄罗斯,荷兰等30多个欧洲以及亚洲国家的人口组成。

党卫队是个极其庞大的组织,属下职权繁多,几乎什么都干,但它在内部也有清晰的划分,如果将党卫队大致分为两个部分,那大概是武装党卫队与下属党卫队了。武装党卫队是党卫队的武装力量,而下属党卫队则负责党卫队绝大多数的行政管理事务,并同时具有党卫队的警察职能。虽然名声没有武装党卫队大,并且一直被很多人视为战斗力量的附属物,但一般党卫队的恶劣行径完全可以和战场上的同行等量齐观。他们在整个第三帝国的影响力极为广泛。虽然他们负责行政事务和本土防御的任务,但为了落实第三帝国的帝国政策而奔走,并且充当着安全事务特工的重要使命。此外,下属党卫队与集中营里名声在外的骷髅总队看守也有着直接关系。不可否认,下属党卫队和武装党卫队一样,都是第三帝国中坚力量的臂膀。

正规师

(SS-Division):由纯德国人(Deutsche)组成,被定为一级战斗部队-“Kampftruppe der Klasse1”,被用于战场主要位置或担当“消防队”(Feuerwehr)挽救前线紧张局势。

志愿师

(SS-Freiwilligen-Division):由欧洲日尔曼裔人和德意志裔人(Volksdeutsche)组成,被定为二级作战部队-“Kampftruppe der Klasse2”,主要用于非主要方向和防御战。

武装师

(Waffen-Division der SS)由东欧人(德国称之为东方人-Ostländer) 和巴尔干人组成。虽为党卫军控制,但是名义并不正式属于党卫军部队序列,主要执行主战线后游击队的清扫和占领区的控制等工作。

之所以叫党卫军,顾名思义是为纳粹党效力为最好任务。

国防军

1933至1934年间,时任德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秘密开始了德国防卫军的扩充。在1935年10月15日,纳粹德国正式将德国防卫军(Reichswehr)更名为德国国防军(Wehrmacht) 。1945年5月9日德国战败投降,德国国防军被予以解散。

德国国防军由陆军(Heer)、海军(Kriegsmarine)

、空军(Luftwaffe)三大军种组成,德国国防军的最高指挥机关是国防军最高统帅部(OKW,Oberkommando der Wehrmacht),它下辖国防军陆军总司令部(OKH,Oberkommando des Heeres)、国防军海军总司令部(OKM,Oberkommando der Marine)、国防军空军总司令部(OKL,Oberkommando der Luftwaffe)。

但是由于希特勒喜欢干涉陆军事务,国防军最高统帅部总是跳过国防军陆军总司令部直接指挥陆军,在1941年之后甚至全盘接手东线指挥权,只让国防军陆军总司令部指挥西线。

因为海军、空军为技术专业军种,希特勒在事务上难以置喙,故国防军海军总司令部与国防军空军总司令部享有较大自主指挥权。


北三县消息小助手

2019年08月05日

一、先梳理下各自的成立过程:

国防军:德国军队的正规军,大多数军官都是由传统普鲁士贵族组成

1919年3月6日成立,最初的名字叫“临时国防军”,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尽快结束第一世界大战后期因德国战败而引发的社会骚动。

1921年前后魏玛共和国政府基本完成了社会秩序的重构,临时国防军完成其“过渡性军队”的历史使命,但因《凡尔赛条约》的限制,临时国防军没能取消“临时”二字。

而是被改为有“限制”意味的“德国防卫军”,那时意味着在《凡尔赛条约》这个框架之下,德国这支军队须是一支防御姿态的军队。

1935年10月15日希特勒上台扩军之后,才将其正式更名为“德国国防军”,隶属于国防部训练和管辖,作为代表整个德国的对外武装力量,体制结构上是效忠德国政府。

党卫军:名义上为纳粹党的部队,实为希特勒的私人武装力量。

原是纳粹党于冲锋队外专为希特勒设立的个人随护团,后隶属于冲锋队

1925年,从冲锋队独立,专于保护纳粹党所有高官、反刺杀情报搜集、政风监察。

1929年1月,起由希姆莱领导,党卫队有很大发展。

1931年6月,建立情报机关党卫队安全处。

1932年1月,设党卫军种族局。由瓦尔特·赫克(Walter Heck)设计队徽以两道闪电作为SS象征。

1933年初,其成员已发展至5万余人。

1934年,希特勒的权力越来越大,在希特勒的支持下,人数开始迅速扩张。并分成了武装党卫队、特别行动队、普通党卫军。

1945年,党卫军总人数近百万。

1946年,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宣判为犯罪组织。

二、服装上的区别:

武装党卫军在服饰上和国防军类似,不过武装党卫军的肩章是SS的标志、帽徽是骷髅。

而普通党卫军或者是特别行动队,他们一般都是专属的黑色制服,佩戴纳粹标志的袖章。


党卫军武装党卫队头盔

国防军头盔

三、指挥体系不同:

国防军由德国国防部统一指挥并下达作战命令。

党卫军由其负责人直接听命与希特勒,刺杀、暗杀、屠杀犹太人等不光彩的任务多由党卫军执行。

两支队伍的战斗力不好对比,那就说说双方在装备上的区别了:

战争前期国防军的装备要比党卫军更加先进,其原因也不外乎是因为当时德国国防部一些将领对于党卫军不削的原因,所以,党卫军在装备上是要比同期的国防军要差的多。

但是,到了战争后期因为国防军在前线战场上的节节败退,因此让希特勒对国防军更加不信任了,于是开始重用起了党卫军部队,在1944年也就是二战后期的时候,党卫军的实力是要远超国防军的,甚至一些武器装备还要比国防军高出不少。

军人素养上:

也许大多数人会认为正规军出身的国防军会比鱼龙混杂的党卫军纪律更加严明,但事实上打手出身的党卫军并没有如此狼藉。曾有一位美国有一位战地记者M&G.BLsons这样评价党卫军:古今往来,人类历史上最彪悍最有勇气最值得依靠的军队从客观上来说,应该首推二战中的武装党卫军。抛开政治立场与信仰的正邪之分,应该承认,二战德国的纳粹武装党卫队的成员基本符合真正军人的标准。虽然建立在偏执的唯血统论基础上的纳粹主义,在一开始就注定是没有前途的,但党卫队遵从自己的信仰,讲究义、理、志、忠信与服从,富有责任感、使命感与荣耀感,对领袖忠诚(甚至愚忠),对敌人凶狠,对同胞爱护,对家人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