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狗不理包子为什么退市?一笼八个一百左右,很贵么?

34回答·2.7万阅读
lucky金金吖

2020年05月20日

火了100年的老字号狗不理包子,最近宣布退市了,5 月11 日起终止股票挂牌。

为啥慈禧太后代言的包子都不香了?

关于退市原因,狗不理在4月10日的公告中提到,“业务发展及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的需求,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需要以及当前实际经营状况,申请终止挂牌。”

其实,狗不理包子退市的原因,无非就是不再受大众欢迎了。

狗不理包子的发家

狗不理原名叫聚德号,当时因为包子店生意好,店老板经常忙的“不理人”,所以大家给店铺起了个外号“狗不理包子”。

有一次,袁世凯把“狗不理包子”进贡给慈禧太后,不料太后吃后赞不绝口,称其:“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

由慈溪太后亲自“带货”的包子,岂能不火?

自此,狗不理包子迅速火遍大江南北,名震海外。

狗不理包子为什么不受大众欢迎了?

网友一:价格太贵,味道不好

去吃狗不理包子,其实已经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狗不理当前的价格基本上是:

普通的小笼猪肉包,8个包子98元,1个包子核算下来是12元多。

中等档次的小笼三鲜包,8个包子104元,一个包子12元。

高档的虾仁包子,1个更是卖到了35元的“天价”。

其实价格真不是关键。

关键是味道和价格实在是匹配不上。

越来越多的吃客,对狗不理的评价是:其实这包子味道可以做的更好,但他就是不做。

狗不理包子,已经失去了“做包子的本分”。

网友二: 低质服务在严重透支品牌力

狗不理属于高价品牌。

既然高价,应该有着相应的优质服务。

比如海底捞,虽然贵,但他就是以服务取胜。

但是狗不理的高价背后反而是极差的用户体验。

网友三:本地人嫌弃,外地人不待见

作为早餐中的主力食品,肯每天早餐花100块钱买一笼小笼包的人,还是少有人在。

而外地人去吃狗不理包子,就是去打卡的,尝尝鲜,拍拍照。

吃完也就吃完了,绝对不会再有回头客。

做生意没有回头客,还能长久吗?

包子毕竟不是LV,失去初心的狗不理,在历经百年之后,依然不能逃脱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

如今,狗不理退市了,作为一个拥有金字招牌的老字号,也给其他老字号一个深刻的警示。

小伙伴们,对此,你怎么看?

北冥说史

2020年05月21日

一个包子都上市,本来就是个笑话。再好吃的包子也是包子,更何况并不好吃。

一、狗不理包子能够全国闻名,在于旧社会物质生活贫乏

在物质贫乏的旧社会和改革开放前,人们别说吃口精白面做的肉包子了,能吃个白面馒头就不错了。

肚子里极度缺乏油水、平时大部分时间吃难以下咽的玉米面的人们,能够去改善一下,吃个一咬就流油的、软腾腾的包子,就跟吃了山珍海味一样。


那个时代,人们以填饱肚子为第一要务,吃肉包子就是改善生活了。

也就因为如此,狗不理包子以它奇特的名字加上相对还可以的味道,一时就火起来了。

别说他现在退市了,在上个世纪末,也就是20年前,狗不理包子曾经入住石家庄。

刚来时风风光光,结果没半年就灰溜溜地撤店关门了。

吃过的人都说上当,价格是别的包子的好几倍,味道却跟路边摊上没区别,傻子才去吃第二回呢。


二、狗不理包子之所以能上市,靠的是经济发展了,旅游的人增多了,欺骗那些没吃过狗不理的外地人

人们对于没吃过没见过的东西都有天然的好奇心和兴趣。狗不理这么有名,人们不管到了天津也好,还是见到狗不理在其他地方的分店也好,都会去尝尝鲜。

就靠骗这些外地人,无论是狗不理,还是全聚德才发展起来。


但是,这些老字号还是高高在上的态度,服务、环境都跟不上,口碑越来越差。

在网络时代,任何一方面的小问题都会被无限放大,更何况人们说的还是实情。

中国的人数再多也是有限的,割韭菜也只能割一茬,等这一遍割完了,企业也就该黄了。

七山聆听

2020年05月20日

5.11日,天津狗不理包子宣布退市。我分析了一下,狗不理退市的原因有这么几个:

第一,服务态度差

我有一次在坐火车前,正值傍晚六七点,去火车站一家狗不理包子店去吃点东西,按照常理来说,这个位置的店面应该顾客很多吧,但是里面人却很少,我没管这些,就进去点餐。

我走到柜台前,服务员根本不抬眼看我,我指着菜单的一个套餐问服务员“这个套餐多少钱”,结果她头也不抬来一句“上面不写着了吗,自己看”,我心里一惊,服务员态度这么差吗?我仔细一看原来有价格,但是字体特别小。那好吧,我说来这个套餐吧。但是服务员貌似不愿意让我在这里吃饭似的,“这个套餐最快半个小时,要吃就等着”“……”我都无语了,态度怎么这么差劲。“好吧,我等着,我的火车不着急”,服务员又说了“那行,先交钱”,我说“你先通知厨师做着,我再交钱”,服务员说“不行,先交钱”,好吧,我只好先交了钱。

我正在吃着的时候,服务员竟然开始收拾卫生了,把凳子全都放在了桌子上,然后拖地,拖到我这里的时候,让我去旁边的桌子上吃!我真的气愤极了,我说“我吃着饭呢大姐!”,我赶紧匆匆吃完出去了,这就是狗不理的服务,这服务态度简直是太差了吧!

位于北京的狗不理包子(前门店)发现,该店的评分仅仅3.17分,评论4288条,人均消费76元。在4000多条点评中,“服务不佳”的有531条,位居各项分类的第一。



第二,包子太贵,脱离群众

8个包子100?当然贵啊!在我看来,一个包子也就1-5块钱,素的小的1块钱,肉的大的5块钱。现在一个包子竟然卖到12快多,这就有点过分了。

说实话,狗不理包子有点倚老卖老的意思,仗着自己的品牌优势,高价卖包子,真的以为现在中国人这么富了?

说实话,咖啡厅的咖啡可能贵点,因为好多人去咖啡厅谈事情,而且咖啡厅环境好。牛排可以贵点,牛排配红酒,也有点小资情调。

但是一个包子卖这么贵,是有点失了智。

难道一些商务洽谈人士会去狗不理包子店,一边吃包子一边谈生意?想一想就好笑。

包子是干啥的?就是给普通人吃的,来俩包子当个早餐或者午餐挺好的,但是普通人谁吃得起100块早点啊?甚至有一位朋友说,来北京旅游的注意了,如果去狗不理包子铺一定要谨慎点餐,因为有的人在狗不理店里一顿早餐花了400元!

从这一方面讲,狗不理包子就是脱离了群众。




第三,企业管理不善

狗不理在经营中,有很长一段时间要走高端路线,说实话,一个包子走什么高端路线,包子就是普通人吃的,整那么高端,难道只让高端的人吃?

而且包子店里面后来还经营咖啡和红酒还有健康食品等业务,我也是醉了,一个包子店好好的卖包子吧,整什么咖啡?谁一边吃着包子一边喝咖啡啊?

我倒是觉得整点大蒜业务比较好,包子就大蒜,那才叫好。



其实说到最后,狗不理的毛病很多,早就该退市了,服务态度太差劲,他能活到今天就是靠吃老本活的。还有就是脱离了群众,包子太贵,这么贵的包子,普通人吃不起。

大家对狗不理包子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

妮嬷嬷

2020年05月20日

如今的“狗不理”包子,凭借历史名气,延续至今可谓是“贵气”十足,100元8个狗不理包子,走高端价位的噱头,然而已不是当年货真价实,而是徒有虚名。

一个肉包子,在咱普通老百姓心中,那是务实、接地气的,可以晨起的早餐,可以是饥肠辘辘时果腹的美味。 非要冠上奢侈品地位,想要高端那也得老百姓认可呀。

去过天津和北京的朋友,和我一样对“狗不理”包子都持差评意见。可能是我们南方人口味差异,也可能是对“狗不理”着实有一种说不上来的纠结。

慈禧老太太都吃过的包子,你不来一个吗?

朋友死活要拉我再去吃“狗不理”包子,我死活不再上二次当。朋友们的好意我自然是心领的,他想的也是请我吃贵贵的最有名气特色吧。但美食可不是这么吃的,我直接拉他走街串巷吃美味小食,朋友说我鬼精灵、嘴巴歹毒。

说实话,狗不理包子除了名气,我真的不知道它有啥?它好吃在哪,百年老字号的精神,真的根植于心吗?如果没有,那就是一坨小肉泥外面裹层面粉疙瘩呗。

可能我这么说,会得罪很多天津的小伙伴,我完全没有想要诋毁的意思。而是我们很多各行各业的百年老字号,艰辛传承百来年,蓬勃朝气的市场和商业环境,怎么就“玩”成了一巨空壳。魂都哪去了?

曾经辉煌的“狗不理”包子,是一个时代的印迹

“狗不理”包子是中华老字号之一,始创于公元1858年,至今有100多年历史,它为“天津三绝”之首。

最初它还只是个小作坊,相传于河北武清县里的一家普通包子铺。由于这家包子包子馅大皮又薄用料讲究,而且口味独特,所以很快就成为当地受欢迎的一家包子铺。

由于店铺的生意太好,所以包子铺的掌柜经常忙到没有时间招呼和照顾客人,因此就有了这么一个“不理人”的雅号。叫久了大家便调侃他,将这家包子铺改名就叫做“狗不理包子”得了,于是有了“狗不理”包子的美名。

清朝咸丰年间,袁世凯路过武清县,听说这个包子极为美味,于是回京时就带了几个包子去讨好慈禧太后。没想到慈禧老太太吃完之后,对这个包子赞赏有加;就这样,无意间慈禧成了“狗不理”包子的代言人,很快它的名声就传遍了全国,从此这狗不理包子就这样火了100多年。

关于退市,上市本就是个错误,如今只是回到本位而已。

百年老字号的传承、创新与发展,难道只有资本一条路可选吗?百年老字号兴衰值得探索。

在你的城市里,哪些老字号,让你依然留存情感,每次想起就欲罢不能呢?快留言告诉我吧。

最后咱还是上一笼,2~3块钱一个的肉包吧,实在!

煤花醉洛阳

2020年05月20日

天津狗不理包子退市,多少有些遗憾。它会勾起老一代人心中对过去的怀念,甚至对那个年代的留恋。因为狗不理包子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特征,是带有历史符号的时代产物。


我与狗不理包子的情节

我曾经慕名去天津吃正宗狗不理包子,享受了一次狗不理包子两人套餐。晚餐两人吃一顿花了二百多,竟然还没吃饱。当时都吃得我心疼了,虽然没吃出什么特别的味道来,但为了炫耀,我在狗不理的豪华门楼下照了张相,留作了纪念。没想到,真的成为了永久记念。

狗不理包子是中华老字号,百年老店

天津狗不理包子始创于公元清朝咸丰年间,至今有100多年历史,它为“天津三绝”之首,是中华老字号品牌。2011年11月,“狗不理包子传统手工制作技艺”项目列入国务院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世界闻名的中华美食之一。曾经名扬四海,风靡全国,是老一代人难忘的回忆。


狗不理的退市,是社会竞争与选择的结果

狗不理包子从名扬天下,到如今暗淡收场,反映了它不能跟上时代潮流的变化,不能适应现代人的消费需求。

从发展战略上,它守在天津,没有形成全国连锁品牌,市场份额不断缩小;在经营上没有产品优势,没有价格优势,没有服务优势,成为三无产品,最终造成了失败结局。

从老一代人对他的怀念和喜爱,到现代人对它没有概念,没有需求。它从快餐做成品牌,再做成精品,却没有适应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而变成贵族的消费和享受,终将淡出人民大众的视线,这是经营管理和战略布局的失败。

狗不理包子退市,只是一个包子去掉了伪装,它又会以原来的面孔出现,包子不会消失,消失的只是狗不理的名气。而狗不理的故事还会传承下去,它毕竟曾经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