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100年的老字号狗不理包子,最近宣布退市了,5 月11 日起终止股票挂牌。
为啥慈禧太后代言的包子都不香了?
关于退市原因,狗不理在4月10日的公告中提到,“业务发展及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的需求,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需要以及当前实际经营状况,申请终止挂牌。”
其实,狗不理包子退市的原因,无非就是不再受大众欢迎了。
狗不理包子的发家
狗不理原名叫聚德号,当时因为包子店生意好,店老板经常忙的“不理人”,所以大家给店铺起了个外号“狗不理包子”。
有一次,袁世凯把“狗不理包子”进贡给慈禧太后,不料太后吃后赞不绝口,称其:“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
由慈溪太后亲自“带货”的包子,岂能不火?
自此,狗不理包子迅速火遍大江南北,名震海外。

狗不理包子为什么不受大众欢迎了?
网友一:价格太贵,味道不好
去吃狗不理包子,其实已经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狗不理当前的价格基本上是:
普通的小笼猪肉包,8个包子98元,1个包子核算下来是12元多。
中等档次的小笼三鲜包,8个包子104元,一个包子12元。
高档的虾仁包子,1个更是卖到了35元的“天价”。
其实价格真不是关键。
关键是味道和价格实在是匹配不上。
越来越多的吃客,对狗不理的评价是:其实这包子味道可以做的更好,但他就是不做。
狗不理包子,已经失去了“做包子的本分”。

网友二: 低质服务在严重透支品牌力
狗不理属于高价品牌。
既然高价,应该有着相应的优质服务。
比如海底捞,虽然贵,但他就是以服务取胜。
但是狗不理的高价背后反而是极差的用户体验。

网友三:本地人嫌弃,外地人不待见
作为早餐中的主力食品,肯每天早餐花100块钱买一笼小笼包的人,还是少有人在。
而外地人去吃狗不理包子,就是去打卡的,尝尝鲜,拍拍照。
吃完也就吃完了,绝对不会再有回头客。
做生意没有回头客,还能长久吗?

包子毕竟不是LV,失去初心的狗不理,在历经百年之后,依然不能逃脱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
如今,狗不理退市了,作为一个拥有金字招牌的老字号,也给其他老字号一个深刻的警示。
小伙伴们,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