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5日讯(记者 朱晓航)“我理解的标志性改革,应该是起到战略性和全局性影响作用的改革,并且能够迅速让老百姓可感可及。”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在接受中国经济网《深谈》节目采访时说道。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许维娜)“现在正在建设智慧停车场,今后我们再也不会为停车问题而发愁了,真的太好了。”近日,赫山区纪委监委在沧水铺镇调研督导民生实事时,听到当地社区居民感慨地说。
央视网消息:2024年以来,国家延续实施一揽子援企稳岗政策,持续优化多项经办服务,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记者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了解到,前三季度,各地通过“免申即享”的方式,对确定符合条件的266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资金204亿元,惠及职工5605万人。
来源:【闪电新闻】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3日讯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介绍,2024年共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2400多亿元,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努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最近两年,如何让群众少跑腿,一次性、就近把事情办完,成为许多公共服务部门的努力方向。在我们身边,类似的变化正不断增多:比如,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办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等,都已经不再需要回到户籍地,全国各地都可以就近通办。
来源:光明日报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国家医保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我国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医保基金安全可持续。2025年将进一步推进药品耗材集采、扩大跨省共济应用地域范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等改革,为百姓带来更多医保新福利。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光明日报记者 金振娅9月1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坚持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推动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和积极进展,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原标题:好消息!2月起,这些惠民举措将落地新华社记者 王莹 冯文雅明天进入2025年2月,国家和地方层面将有多项民生利好接连落地,比如食品添加剂新国标开始执行,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更有保障;四项养老行业标准实施,助力老年人享受更便捷、更安心的服务……这一波民生“福利”,抢先了解。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连日来,全国31个省区市陆续召开地方两会,经济增长、收入、消费、乡村振兴等与老百姓“钱袋子”息息相关的政策安排新鲜出炉。2025年,老百姓在家庭收支方面将有哪些实惠和变化?稳增长:明确发展目标 提出切实举措为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多地定下积极增长目标。
2025年民生工作,主打一个增字。三里河注意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新闻稿中,均多处提到增收这一关键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来源:【人民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以下简称“两新”工作)持续推进,不仅促进了消费市场的繁荣,更在改善民生、提升生活品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中国人民银行9月27日发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和中央银行政策利率。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6.6%。专家表示,这是继今年2月份后,年内第二次全面降准,速度快、力度大,向市场传递出明确的政策信号。
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居住环境,是提升百姓幸福感的重要举措。从国家到地方,正不断推出新举措,以新理念、新技术,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圈”。记者27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支持苏州、合肥、成都等56个城市,率先推进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