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不同传经导致结果的完全不同,穆舜英与余纯顺一男一女,两个上海人去罗布泊就是很好的说明。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语中是“进得去,出不来”的意思,也有人将其解释成“失去的家园”。罗布泊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东缘,是世界上著名的干旱中心,海拔780米左右,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最低处。
余纯顺是中国徒步穿越第一人,他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还是位大学生,出生于1951年12月,从1988年开始徒步中国的探险、旅行,总行程四万多公里,发表游记40余万字,拍摄照片八千多张,沿途做了150多场演讲,先后完成了徒步穿越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以及中印公路的征程,这些徒步穿越都是人类首次的壮举,意义非凡。
1996年6月12日,这位名噪一时的徒步探险家,在孤身徒步穿越罗布泊时遇难,活活渴死在途中。小小的罗布泊,就轻松地将他吞没,而浩瀚无边的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是罗布泊的150多倍,自然环境的恶劣程度远非罗布泊可比,余纯顺想穿越塔克拉玛干,无异于找死。
余纯顺遇难,让所有认识他以及知道他要穿越罗布泊无人区的人,都目瞪口呆,不敢置信。余纯顺准备得那么充分,条件那么完备,而且是事先演习过一遍,沿途预埋下充足的物资,有两位资深向导精心制定好的路线,可以说是万无一失,怎么会说遇难就遇难了呢?难道罗布泊真的有一种神秘的超自然力量吗?
1996年6月13日,上海作家余纯顺死于罗布泊,死因是干渴以及饥饿,死时状态十分悲惨,目不忍睹。上世纪50年代,余纯顺生于上海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由于出生卑微,他于18岁那年便去安徽的一个牧场开始工作,一干就是8年。
那时候没有网络,人们都是通过广播、报纸及杂志等媒体知道了这个人,知道他是中国第一位徒步探险家,从88年7月开始孤身徒步旅行,用八年时间走过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曾17次渡过黄河,11次穿越长江,总行程四万多公里,发表游记40多万字,拍摄照片1万余张,沿途做了150多场演讲,完成了人类首次孤身穿越中尼公路、青藏、川藏、滇藏、新藏公路全程,也完成了人类首次征服“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壮举。
按原计划,他应该在T字路口右转,折向西行,西行22公里后,就到达罗布泊西北岸边的楼兰古城遗址,然后再右转往北走,经过楼兰城北的烽火台、雅丹分布区、14公里处的铁塔觇标,再往北就到孔雀河了,到了孔雀河,找到前进桥很容易。
1996年6月,骄阳似火,酷热难耐,位于中国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麓的罗布泊无人区,迎来了徒步探险家余纯顺一行,他们要打破惯例,进行一次前无古人的徒步穿越——在6月的盛夏天气里徒步穿越罗布泊无人区,结束6月天不能穿越罗布泊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