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AI助教为教师“分身”,为学生个性化出卷、改卷;AI主播24小时在线,不间断地直播、带货;AI医生能够实现辅助诊疗、报告解读、用药提醒等功能……这些智能助手就是当下备受关注的AI智能体。
从ChatGPT到Sora,从“百模大战”到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落地。在一些行业,人工智能已经因为技术的突破而展现出巨大的商业潜力。但在另一些行业,人工智能想要渗透却并非易事。中式料理以其复杂的程序和高度依赖于“厨师”个人技能的特殊性,成为人工智能难以突破的领域。
可替代人类像厨师一样去做饭的智能厨房、可自动完成复杂装配任务的机器手……在正在前海举行的2024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暨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博览会上,众多颠覆人们传统思维的人工智能产品齐齐亮相,其中61件为在全国甚至全球首发面市。
潘旭涛 宋佳航 梅钿梓制图:潘旭涛AI助教为教师“分身”,为学生个性化出卷、改卷;AI主播24小时在线,不间断地直播、带货;AI医生能够实现辅助诊疗、报告解读、用药提醒等功能……这些智能助手就是当下备受关注的AI智能体。
深圳AGIC大会开幕,参展企业一角。万德摄中新网广东新闻8月29日电 (记者 索有为)28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2024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AGIC大会)上,全球首款全面应用AI核心技术的厨房智能体亮相吸引行业和消费者关注。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AI助教为教师“分身”,为学生个性化出卷、改卷;AI主播24小时在线,不间断地直播、带货;AI医生能够实现辅助诊疗、报告解读、用药提醒等功能……这些智能助手就是当下备受关注的AI智能体。
中国人可能是世界上最爱下厨做饭的人群了。即便是在今天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下,很多人仍然执着于在家做饭。据贝壳研究院调研显示,63%的中国家庭在家做饭频率超过每日一次,76%的家庭每天要在厨房待2个小时以上。
界面新闻记者 | 方诗琪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卷”得正酣的厨电行业迎来一个新挑战者。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AGIC大会上,一家初创公司的一款外形跟微波炉相近的智能体受到不少参展者关注。食材放入这个厨房智能体内,机器自动识别食材后,再通过自研大模型匹配合适的烹饪方式自动烹饪。
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烹饪不应该成为负担。设想一下,如果年迈老人能尽享生活之乐,不再为每日烹饪所困;如果忙碌的上班族能轻松平衡工作与家庭,无需为烹饪手忙脚乱;如果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能安全便捷地自给自足,远离烹饪的辛劳……美好生活,将触手可及。
当人们还在讨论AI大模型如何改变家庭生活时,一大波厨电企业已相继推出AI大模型,意在攻占最具个性化的烹饪场景,野心不小。以往,厨电的智能化通常围绕智能交互、标准化烹饪来进行,却由于不能提升烹饪效率、菜品不能满足个性化口味等原因,让消费者直呼“鸡肋”。
在人口老龄化的浪潮中,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老年人的饮食问题尤为突出。万得厨作为厨电行业的新锐力量,凭借其创新的数智化老年助餐服务解决方案,正逐步改变这一现状,为乡村老年餐饮生态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