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中记载了孔子的一句话:“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通常被解释为学生向孔子求学时,需要携带十条肉干作为学费。咱们退一万步说,就算这种解读是对的,孔子收徒的学费是十条肉干。那这十条肉干学费可以学到什么呢?
各位路过的朋友们,今天的话题超赞的,千万别错过啦!感谢大家花时间阅读,要是觉得不错,就点个赞,关注一下,顺便留个评论呗!小妹我先在这儿祝大家身体健康,天天开心,事事顺心!今日话题,孔子有教无类,为什么用十块腊肉当学费来过滤穷苦百姓?
孔子时代,教育资源多被官府所垄断,只有统治阶级和贵族弟子才能接受教育,平民百姓没有资格接受教育。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则打破了阶级、血缘和贫富的限制,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把教育对象面向所有的人,无论什么身份、无论贫富、无论年龄都应该而且可以接受教育。
束带,即系腰带,在古代中国是一种文化习俗。带钩,则是束带的钩挂用具。《束带矜庄:古代带钩与带扣》一书,是笔者束带文化研究的结集,内有带钩起源与带扣演变考证,带钩与带扣名称、使用方法的介绍,以及钩与扣文化史意义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