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丽水市新闻传媒中心】8月28日18时20分,大型系列纪录片《文脉春秋-龙泉》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开播。纪录片一开播,“8毫米薄龙泉剑打造时折叠一万六千层”等话题,就迅速登上了微博热搜,龙泉宝剑精湛的锻制技艺惊艳了全国网友。
春秋战国时期,不仅出现《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军事文化,还有《鬼谷子》般的权谋思维,更有强调人伦道德礼仪的《论语》,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不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其实这个时期还有一项足以震惊现代的工艺——铸剑。
来源:【看余杭】龙泉是一方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净土,因剑得名,凭瓷生辉。龙泉宝剑又称“七星剑”,以“坚韧锋利、刚柔并寓、寒光逼人、纹饰巧致”驰誉中外,作为古兵器的代表之一,是中华文化与艺术的精粹,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每个人都一个剑客梦,梦里怀揣三尺青锋,仗剑天涯。23年前,台湾汉子陈荣梁怀着宝刀梦,从宝岛来到“中国刀剪之都”阳江,潜心钻研,摸索复原我国古法铸刀技艺,铸造出了让众多同道高手羡慕的好刀。他制作的竹本宝剑在国际上大受欢迎,其研究的古法铸剑技艺成功入选阳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孙维佳近日,网传一款龙泉宝剑IP联动的国风游戏上线,吸引超百万玩家,这些玩家参与铸剑互动玩法472万次,共打造出9.9万把“数字宝剑”,相关报道传播曝光总量超1000万次,龙泉宝剑又一次掀起网友关注热潮。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施雄风 源新闻 陈靖针 通讯员 叶晓龙上千摄氏度的火炉前,满头大汗的邹琦正专心加热一块长条形的钢材。待钢材变得火红,邹琦一把将其取出置于工作台上,随后便是火花四溅,铁锤击打发出的叮叮当当声不绝于耳。这是铸造一把宝剑的关键步骤——炼钢,它决定了成品的硬度和韧性。
文/耿国彪作为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百山祖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龙泉市因剑而得名,凭瓷而生辉。龙泉青瓷与宝剑历经千年沉淀,历史悠久,闻名天下。来到浙江省龙泉市寻瓷问剑,探寻剑瓷文化的悠久历史,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成为了百山祖园区文化体系的重要环节。
叶向春在锤打产品。(松溪融媒体供图)松溪茶刀(松溪融媒体供图)东南网6月19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许可欣 通讯员 范鑫琳)前不久,松溪茶刀亮相香港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并收获了来自非洲、印尼和马来西亚等地订单。参展的这批茶刀,由湛卢铸造技艺锻制而成。
冷兵器时代,炼刀、剑者的极限追求,以及对刀剑的最高评价,都会出现这么一种形容:削铁如泥。历史中很早就有十大名剑、十大名刀的存在。当然,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极其锋利。《越绝书》记载:春秋时欧冶子凿茨山,泄其溪,取山中铁英,作剑三枚,曰:“龙渊”“泰阿”“工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