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分为十季,按照时间的顺序,以讲故事的口吻,介绍了中国戏曲文化的诞生、发展、繁荣的全部过程以及艺术特点,并重点赏析讲解了一些重点剧种的有名剧目,如豫剧《花木兰》、越剧《白蛇传》、昆曲《牡丹亭》等;全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对青少年了解我国的戏曲文化很有裨益。
走进位于石家庄市育才街和槐岭路交叉口西南角的怀特文化广场,韵味十足、带着稚嫩的童声京剧唱段便传至耳畔,循声来到3楼的戏韵国粹艺术中心,通过透明的落地玻璃窗,一排孩子笔直地站在排练室里正在练习基本功,家长则坐在外面走廊的椅子上等候。
来源:【濮阳日报】本报讯 (记者 张岚岚 通讯员 胡迷科) 9月10日,濮阳县郎中乡芦里村文化广场热闹非凡。十里八村的群众齐聚一堂,共同观看河南省豫剧一团的送戏下乡活动演出。从郎中乡走出去的戏曲人才、河南省豫剧一团演员卢慧果刚一出场亮相,就赢得了满堂彩。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王璇 张霄宇 廉明坤 张博纳5月21日晚,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25届曹禺戏剧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广州大剧院举办。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郝士超凭借《郝士超折子戏专场》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这是河北省戏剧界自2015年之后,时隔七年再次夺“梅”。
来源:【天府融媒】赵谦(右)正在指导学生。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王治钦摄赵谦的学生梁勇(右)演出中。受访者供图春节假期过后,每天上午,西南石油大学的八角楼内,总能传出悠扬而浑厚的戏腔,川北河川剧艺术非遗传承人赵谦和他的学员们都会在这里排练,为川北河川剧艺术续写新篇章。
#追云记#第63期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今年的元宵节是2月24日。一元复始,大地回春,正月里来闹元宵。一方舞台,幕升幕落,一桌二椅,一生一旦一丑,唱尽柴米油盐世间冷暖。
灯戏是田永习最大的爱好,他的一举一动都能给人带来喜感。 田永习在家门口表演灯戏。 在田永习家门口,时刻新闻记者看到了一块结对帮扶公示牌。 红网永顺7月31日讯(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郑涛)14岁开始戏曲人生,70年来坚守传承灯戏文化,现年85岁的老人田永习成为灯戏最忠诚的守护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