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黄河云视】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首批“揭榜挂帅”项目:“活体采卵、体外胚胎生产和胚胎移植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首批体外胚胎生产移植的良种奶牛近日在灵武养殖基地陆续出生,标志着我国成功实现了养殖场内优良奶牛高效批量繁育,给良种奶牛装上了“中国芯”。
10 月23日,宁夏灵武市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同主导的活体采卵-体外胚胎生产和胚胎移植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首批体外胚胎生产移植良种奶牛在灵武养殖基地兴源达农牧有限公司陆续出生,这是国内首次成功实现养殖场内建设实验室、在不影响正常繁育计划的条件下活体采卵-体外生产胚胎高效批量繁育,给良种奶牛装上了“中国芯”。
中国好奶在宁夏,宁夏好奶在农垦。奶产业是宁夏一个名副其实的优势产业,2021年,这里的奶牛存栏量已达70.2万头,全年生鲜乳产量达280万吨,不仅如此,突出的品质也让宁夏被越来越多大型乳企视为高端奶源地。
近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奶牛种业创新团队培育的“克隆奶牛”顺利出生。 杨凌融媒体中心供图中新网西安1月31日电 (记者 党田野)记者31日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近日,由该校奶牛种业创新团队培育的“克隆奶牛”顺利出生。
春节前夕,承载着超级奶牛种质资源保存和良种培育重任的体细胞克隆超级奶牛在宁夏灵武市出生,这是在灵武市奶牛体外生产胚胎批量繁育技术应用取得成功之后,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在良种奶牛繁育技术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也是国内首次采用克隆技术对现存群体中百吨优良个体进行种质复原保存,开启了体细胞克隆技术在良种奶牛培育中担当核心和关键角色的新纪元。
近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省属企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山东种业申报的“荷斯坦奶牛特色核心种质自主培育及良种产业化”成功入选。山东种业多年来持续深耕种业领域,打造过硬农业“芯片”,培厚现代种业新动能,积极抢占农业转型升级“上风口”,涌现出众多创新型企业。
来源:【宁夏日报】王炳科:宁夏兴源达农牧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兽医博士寄 语宁夏给了我一展所长的丰饶土壤,我就要把“黄金奶源地”奶产业做大的担子担起来。在宁夏兴源达农牧有限公司,有一位常年在实验室、牛舍之间两头跑的科研达人。他叫王炳科,身边的人都亲切称他“奶博士”。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10日讯 近年来,东营市河口区以强化党建为重要抓手补齐人才短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探索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径。孤岛镇政府与澳亚集团联手打造澳亚奶牛体外胚胎生产移植中心,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荷斯坦牛种质资源交换平台。可实现年产胚胎5万枚,年产值1.5亿。
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通讯员 荀晓赟今天(31日),宁夏科技厅正式发布消息,今年春节前夕,3头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复制的高产长寿奶牛在灵武市陆续出生,这是我国首次采用克隆技术,对现存群体中终生产奶量高于100吨的优良荷斯坦奶牛个体进行种质复原保存及良种繁育。
素有“中国奶仓”之称的北大荒集团牡丹江分公司,历经60年奶牛养殖发展,面对今天奶价低迷、成本上涨的“寒冬”,他们乘上科技创新发展的羽翼,主动结合“四个农业”建设,紧跟北大荒集团战略,积极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奶牛养殖业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化道路,实现了奶牛存栏数量与奶牛质量的“双突破”。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快速提高国内良种奶牛的覆盖率……”近日,在宁夏灵武市奶牛科技小院的牛舍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鹏飞正在为学生上课,他们的身旁是由学校奶牛种业创新团队通过活体采卵—体外胚胎生产技术和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诞生的优良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