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俄罗斯出口工业车床,美国又抡起“制裁大棒”叫嚣不止。但现实早已狠狠抽了霸权一记耳光——2025年第一季度,中俄机床贸易额同比增长37%,西方对俄工业链的围堵被中国制造撕开一道钢铁缺口。今日的中国,有能力也有决心与伙伴共破封锁,美国的威胁不过是困兽犹斗的虚张声势。
从昔日的全球第二大机床生产大国变成如今的几近空白,俄罗斯机床产业不只是衰落,应该是遭遇了崩溃,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对工业的需求几乎全部依靠进口,虽然制定了2030年俄罗斯自给率达到50%的目标,但现在看来难度非常大。
12月13日,由山东省滕州市鲁南机床厂自主研发生产的高端机床CPB1650P,打包装货并准时交付俄罗斯。接到订单后,企业克服困难,24小时不停歇,确保海外订单准时交货。近年来,通过政府推动、政策引导等方法,滕州机床市场不断壮大,很多机械机床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文 |夙夜玖歌编辑 |夙夜玖歌前言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下,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制裁措施,其中包括限制进口机床的举措。
大连机床集团、中国保利集团、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机床工业股份公司日前在大连举行了战略合作签字仪式,三方将共同投资,在俄罗斯组建数控机床制造公司。首期共投资额为3亿美元,建厂后预计当年即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亿美元。这一项目的实施,是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走出去”迈出的重要一步。
从石油、天然气,到蜂蜜、农产品,中俄贸易若提前实现既定目标并不意外。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专家均看好中俄贸易的前景,认为离双方此前制定的2024年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非常接近,今年中俄提前一年实现该目标是大概率事件。
俄乌冲突持续到现在,俄罗斯的面貌焕然一新,原先蒙上灰尘的军工产业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再次彰显出俄罗斯作为一个军事强国应有的排面。在这过程中,中国与俄罗斯的合作更加深入,为俄罗斯的军工产业提供了不少的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