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下午,在圆满完成了为期3月余的南沙岛礁常态化救助值守任务工作后,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南海救115”轮靠抵三亚救助基地码头。与此同时,“南海救113”携第22批随船工作人员及第6批救助直升机组人员已于近日抵达南沙岛礁值守海区,开展新一期常态化值守工作。
中新网海口3月20日电 (记者 王晓斌)“守望安宁:海洋文化与救捞”主题宣传活动19日在海南海口启动。记者从活动中获悉,中国目前拥有各型救捞船舶217艘,救助航空器32架。预计到今年底,中国救捞将基本建成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的救捞体系。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从今天上午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3年1月—5月,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共执行应急救助抢险打捞任务403起,成功救助遇险人员376名,成功救助遇险船舶17艘,打捞沉船5艘,切实发挥了海上应急救援“国家队”和主力军的作用。
在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局长王雷介绍了中国救捞力量的前世今生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王雷介绍说,中国救捞隶属于交通运输部,是唯一一支国家海上专业救助打捞力量,承担着对中国水域发生的海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人命救助、船舶和财产救助、沉船沉物打捞、海上消防、清除溢油污染及其他为海上运输和海上资源开发提供安全保障等公益职责,简单概括为“三救一捞”,同时还代表中国政府履行有关国际公约和海运双边多边协定的义务。
中新网上海9月23日电 (谢梦圆 浦帆)23日,2023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救助与打捞”论坛在沪举行。中国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局长王雷在论坛上介绍,救捞体制改革20年来,中国救捞在装备建设、人才队伍发展、科技创新、积极参与国际救援等方面取得跨越性发展,累计成功救助中外遇险人员5.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记者叶昊鸣)记者24日从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了解到,按照部署,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日前调遣“北海救118”“东海救118”“南海救118”轮3艘专业救助船,参与并圆满完成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海上应急保障任务。
在当日举行的交通运输部专题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局长王雷介绍,目前,中国救捞力量部署有效覆盖了我国全部沿海水域、国际搜救责任区,在我国1.8万多公里海岸线上共设置了24个救助基地、88个救助船舶值班待命点、8个救助飞行基地、115个临时起降点,并建立了19支应急救助队。
目前,中国救捞的力量部署有效覆盖我国全部沿海水域、国际搜救责任区,在中国1.8万公里的海岸线上,从北起鸭绿江,南至南沙群岛共设置了24个救助基地、88个救助船舶值班待命点、8个救助飞行基地、115个临时起降点,并建立了19支应急救助队,实现了365天、24小时不间断地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12月15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船院设计、黄埔文冲建造的4000kW中型海洋救助船正式签约。是在首制船“东海救151”船的基础上,结合“救捞船型+智能”新技术方向,开发设计的新一代智能型中型海洋救助船。
来源:老兵你好·中国军号他是雷锋生前所在部队的一名退伍老兵,他是义务救捞为人民服务的“活雷锋”。他说每每想到雷锋同志的微笑,心里就会感到特别阳光。2008年,他亲眼目睹了一起儿童不幸溺亡的事故,义无反顾写下申请书,注册成立了广东惠州市第一个民间志愿者救捞队。
原标题:70年,他们在海上救了8.2万人!1951年8月24日,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创建。作为国家专业救助打捞力量,承担着对中国水域发生的海上事故的应急反应、人命救生、船舶和财产救助、沉船沉物打捞、海上消防、清除溢油污染及其他对海上运输和海上资源开发提供安全保障等使命,并代表中国政府履行有关国际公约和海运双边协定的义务,是海上应急救援“国家队”和主力军。
“请戴好救生圈再下水,照看好小孩!”7月7日,惠州东江沙公园边,在惠州市心连心公益协会学雷锋志愿服务站门口,惠州市心连心公益协会党支部书记、惠州市心连心公益协会战旗救捞队队长赵喜昌拿着大喇叭提醒市民戴好救生圈。赵喜昌给来东江沙公园游泳的孩子拴安全绳。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记者叶昊鸣)记者30日从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获悉,为确保“五一”假期海上交通运输安全,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将在我国沿海部署45艘专业救助船艇、17架救助航空器、19支应急救助队、3艘应急打捞工程船以及65艘打捞联动船舶,全力筑牢海上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