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十大元帅是新中国第一次授衔时对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人在建国中军事方面功绩的一种肯定,当然也是算是一种特殊荣誉,因为除了55年授衔时十大元帅之外,中国再也没有人被授衔元帅与大将军衔。
1955年评衔时,排在十大元帅最后一位的是叶剑英,而粟裕则位居开国大将之首。而且就实际评衔过程来讲,粟司令曾经主动向中央辞让过元帅军衔,那看起来“元帅之末”和“大将之首”的地位差异不应该太大,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一、元帅是行政三级,享受政治局委员待遇二、大将是行政四级,享受副总理待遇,自大将以上可算作党和国家领导人三、上将是行政五级,享受国务院秘书长待遇四、中将是行政六级,享受部长待遇,自中将以上都是高级将领,可配备警卫、秘书和保健医生、厨师、勤务员五、少将行政七级,享受部长级医疗待遇
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的区别到底在哪?待遇又有何不同?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也着手推行军衔制度。经过一系列充分的准备,1955年9月27日下午5时,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军衔授予典礼,此次授衔的除了毛主席,还有10名元帅,10名大将、55名上将、175名中将和800余名少将。
1955年9月27日,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毛泽东主持了大授衔仪式,并亲自为朱德、彭德怀、林彪、贺龙、刘伯承、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十位功勋卓著的共和国将领授予了元帅军衔。
所谓正国级,是指党主席、副主席、政治局常委、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和全国政协主席等中央各大班子的正职,而副国级则是副职,也包括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等职。
近日,四位军官晋升上将军衔。我国现在实行的军衔制度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是借鉴的“西欧军衔制”,那么我国古代的军队都有什么样的官职,又是用的什么军衔呢,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西周《周礼·地官·司徒》云:“五人为伍,五伍为两,五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尚书·牧誓》“嗟!
很多人在说,土地革命时期,红军三大主力的军团长和军是一个级别,因为只有红一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有军团长,红四方面军没有军团长,只有军,加上军团下面设师,红四方面军各军下面设师,认为红一方面军军团长和红二方面军军团长,与红四方面军的军长是一个级别,这种认知和对比是错误的,红军时期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下面军团长和红四方面军下面的军长,看似一个级别,实际差别很多,红一、红二方面军军团长实际级别,要比红四方面军级别高很多,至少干部配置要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