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肾脏日。慢性肾脏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超过3个月的肾脏疾病,其病程长,并发症众多,严重危害健康。除了常见病因外,需要关注的是,饮食不当也会导致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掌握以下这份饮食指南,有助于延缓肾脏病进展。
慢性肾脏病因其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医疗花费和低知晓率的特征,已成为全球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025年3月13日是第20个“世界肾脏日”。在“世界肾脏日”到来之际,公众最需要纠正的认知误区有哪些?哪些“身体信号”最容易被忽视?
胶东在线2月27日讯 全球都在呼吁重视肾脏疾病,它是全球死亡率排在第十的疾病,对于大众,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对肾脏疾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呢?目前我国肾脏病发病率大约是10.8%,约1.5亿国民患有慢性肾脏病。但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只有12.
大皖新闻讯 啤酒加海鲜,奶茶配蛋糕……高嘌呤、高盐、高糖等饮食正悄然透支着“生命净化器”——肾脏。今天是世界肾脏日,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刘大闯指出,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约十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慢性肾脏病,如今肾脏病患者也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大家好,我是北中医李老师,应粉丝请求分享中医对慢性肾衰的病因病机分析和治疗思路。而慢性肾衰也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之一,归类于中医的癃闭、关格、肾风等疾病,属于一种本虚标实的疾病,通过梳理古今中医文献,结合中医临床经验,认为“瘀浊”是慢性肾衰的主要邪实因素,瘀浊不仅是慢性肾衰的病例产物,也是致病因素。
肾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承担着过滤血液、排除废物和调节体内平衡的关键功能。然而,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慢性疾病和遗传因素等多种原因,肾脏功能可能会逐渐受损,进而发展为慢性肾脏病。省流版1. 慢性肾脏发病隐匿,因此早期筛查、控制危险因素至关重要。2.
来源:【大河健康报】今天(每年三月第二个周四)是“世界肾脏日”,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达10.8%,慢性肾脏病患者超过1亿。导致肾脏病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检测出肾脏病?五种表现需要关注肾脏问题如果身体出现以下症状,您需要多关注肾脏问题。1.夜尿增多,晚上起夜超过2次;2.
3月14日是世界肾脏日,让我们一起了解慢性肾病,哪些是高危人群?如何防控慢性肾病发生?疾病看似发生在一瞬间,但其实早已在身体中积存已久2020年春节,原本一家人团圆的时刻,缪女士却因为“急性大出血”被送往医院。
来源:【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很多患者发现自己有尿液异常、水肿或乏力时,会担心“是不是肾坏了”,但肾脏疾病其实分为急性肾损伤(AKI)和慢性肾病(CKD)两种类型,它们的病因、治疗和预后截然不同。就像感冒和关节炎的区别一样,及时分清两者的差异,才能抓住最佳治疗时机。
在我国,肾脏病患病群体日益庞大,原来医生眼中少见的肾病也正日益高发。医学专家表示,这与免疫功能异常、慢性代谢病高发等多因素相关,其中“睡得越来越晚”也在伤害我们的肾脏。“慢性肾脏病是各种比较长时间肾脏损伤所导致的肾脏疾病的总称,在我国有10%左右的发病率。
今年3月13日,是第二十个世界肾脏病日,今年的主题为“你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保健康”。近日,为了提高公众对肾脏疾病的认识,普及肾脏病防治知识,清远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举行了义诊活动。当天上午9点,义诊活动开始,市民们络绎不绝地来到现场。
慢性肾脏病,被称为“沉默杀手”,常见的肾脏疾病,比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还有高血压、糖尿病、风湿病等一些系统性疾病,都可能引起慢性肾脏损害。据统计,目前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高达10.8%,患病人数将近1.2亿,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