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卜祥记,男,江苏丰县人,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秘书长;丁颖,女,江苏徐州人,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徐州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上海 200433内容提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资本论》研究理论诉求的发源地。
摘 要:历史与逻辑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资本论》采用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方法论原则,这是在马克思思想史和思维规律相统一的辩证逻辑与认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的主观辩证思维能够和客观辩证法相统一,在实践中体现其普遍有效性。
《资本论》是卡尔·马克思的主要著作,共分为三卷,是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及其生产关系的深入分析。以下是《资本论》的一些基本原理:1. 商品和货币:马克思认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单位,它既有使用价值也有交换价值。
【论点摘编】王南湜在《哲学研究》2024年第1期撰文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探讨的是一种客观有效的改变资本主义世界的科学逻辑,其研究对象便只能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之整体或总体,而与现代经济学各自局限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这一总体的某一局部或层面是全然不同的,因而必然要有一种既不同于
恩格斯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的唯物辩证法有着重要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19 世纪 40 年代至 60 年代,在马克思创立唯物辩证法的过程中,恩格斯与马克思由不同的道路走到一起,共同完成了唯物辩证法在经济学领域的运用;
《资本论》是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它经受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1867年问世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资本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阐述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根据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分析,论证了资本主义被共产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性,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格局正处在加快演变的历史进程之中,产生了大量深刻复杂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课题。无形经济崛起后的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值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深入探究。
2020年12月21日,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举办了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为主题的学术沙龙。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的教师与来自上海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参与了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