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H 18型15厘米榴弹炮是二战期间德国步兵师中最重型的榴弹炮。通常每个步兵师的炮兵团都装备一个营12门sFH 18,它是步兵师最重要的火力。它还是世界上第一种使用火箭增程炮弹的火炮。到二战结束之时,共生产了6756门。在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还购买过一批特殊定制的sFH 18。
二战德军leFH18型105毫米轻型野战榴弹炮是一型比较成功的榴弹炮,下面试从技术设计、战术运用、历史影响及时代局限性四个维度展开综合分析:一、技术革新与设计特点(一)划时代的弹道性能采用105毫米口径(德军师属炮兵标准化口径),发射14.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法国为了防御可能来自德国的进攻,修建了一道坚固的“马奇诺防线”。这条防线由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虽然造价高昂,但防御能力极强。为了能够突破这道防线,希特勒命令德国的火炮公司研制可以摧毁大型混凝土要塞的超重型火炮。
75毫米步兵炮是二战期间德国步兵团的重要火力支援武器,其特点是重量轻、机动灵活,能够弥补迫击炮无法进行平射的不足。在二战期间,德国主要装备了两种75毫米步兵炮,分别是le.IG 18(产量为11000门)和le.IG 37(产量为1304门)。le.
在之前的文章中笔者曾经介绍了二战德国的“洋娃娃”火箭筒,堪称二战最奇葩反坦克武器之一,一个人就能肩扛发射的火箭筒德国人硬生生研制了一个100多千克的轮式炮架,不得不让人感叹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简直就是德国人的天赋。
一提到二战时期的步兵炮,许多网友会说,这不就是指小日本的九二式步兵炮嘛!其实二战时期步兵炮型号很多,光是日本就有好几种,如大正十一年式37毫米步兵炮,大正十一年式70毫米曲射步兵炮,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九七式81毫米曲射步兵炮等。
在抗日战争时期,当时国内最精锐的就是德械师部队,但所谓的“德械师”也可以叫做“德式师”,因为部队当中并不完全都是德式装备,只是部队训练、人员培养、作战思维等模仿德国,只有部分重型武器和装备是引进德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