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松山湖党工委委员、党工委管委会总经济师、镇级河长陈潮晖带队前往松山湖实验小学南侧排渠、寮步河、石步排渠开展巡河工作,松山湖生态环境分局、城市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以及各排渠相关工程负责人陪同检查。
东莞松山湖月荷湖公园的湖水一度几近干涸。7月中旬,南都记者根据市民反映月荷湖(又名三枝松水库)生态景观问题欠佳的线索实地走访发现,湖内大面积干涸,湖边及湖中心行人桥底下可见生活垃圾和大件废石料,竟还有一个通向湖内的排水口有污水流出。
5月14日,松山湖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副总河长方永超带队开展巡河工作,现场协调解决治水难点、堵点,推动水环境治理工作提质增效。松山湖城市建设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分局、生态园片区党委相关负责人陪同检查。
近年来,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东莞制造业顺势而为,借助数字化转型的东风,在工业设备数字化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未来产业提前布局等领域持续发力,加速向数字经济高地迈进。数字经济时代,开发者是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创新的源头活水。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对外发布“无废园区”“无废企业”典型案例,引导工业园区、工业企业推行无废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工业固废源头减量和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其中,“无废园区”案例有9个、“无废企业”案例19个。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公布了“无废园区”典型案例,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功入选,这也是东莞唯一一个入选的案例,为全国工业园区树立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据了解,为鼓励企业实现源头减量,松山湖累计发放扶持资金1000万余元。
喜讯!3月29日东莞市林业局印发关于表扬2023年林业重点工作表现突出单位的通报松山湖共有7项林业重点工作受到全省、全市通报表扬其中,松山湖科学公园获“广东省林长绿美园”称号,广东东莞青鹤湾鸟类省重要湿地(松山湖)获“广东省省级重要湿地”称号,获得全省通报表扬。
化身“绿美小卫士”,走进松山湖燕岭湿地、国家城市湿地展览馆,参与巡河护河、保护水源、捡拾垃圾的志愿活动、近距离观察松山湖“水下森林”与“鱼类世界”……8月以来,松山湖生态园片区依托“多彩科普课堂”品牌,先后开展“走进一片湿地”绿美研学之旅、“绿美小卫士”志愿行系列活动,引导更多园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是国际上广泛认可的一套环境管理标准。它就像是一本 “绿色行动指南”,指导组织建立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模式。近日,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评审专家团队对松山湖管委会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进行为期三天的换证审核。
为全面提高生态环保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动建设“无废城市”理念在基层走深走实,10月7日,松山湖生态园片区党委联合松山湖生态环境分局组织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东华学校初中部(生态园校区)多个班级的140余名学生、家长参与。
山清水秀,绿草如茵;独具匠心,科学主题……三年前,身为广东人的张锐第一次踏足松山湖科学公园时,这里还是片杂乱的湖滨荒地。如今,这里建起了一座总面积达96公顷的科学主题城市绿美公园。2024年1月,该公园还入选了2023年广东省林长绿美园名单。
当人们纷纷感慨,公园才是当代人的精神乌托邦时,殊不知松湖人在亲近自然这件事上,早就达到了next level。每到春夏时节,松湖花海、松湖烟雨等景区内,宫粉紫荆、鸡冠刺桐、红杉木、美丽异木棉次第开放,错落有致的各色花海漫山遍野。
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全面构筑“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绿美生态空间格局。去年,松山湖重点推进4个绿美生态建设示范点项目。目前,松山湖滨湖路南部景观提升项目已完工并对外开放。
进入秋冬季,天气晴朗干燥,加之冷空气间歇期扩散条件较差,扬尘污染防控尤为关键。为扎实推进2024年大气污染治理百日攻坚行动,松山湖近期持续加强技术布防、强化精准施策、压实主体责任,加大秋冬季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全力改善园区大气环境质量。截至目前,松山湖PM2.
脚踏秋风,畅快行走。12月15日,一场关于“体育+文化+旅游”的融合盛宴在南湖湾上演——“乐徒松山湖,遇见美丽i”2024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徒步活动举行,4000余名徒友用脚步感受科学城的自然脉搏,在此开启一次与自然和文化的深度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