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邱爱荃上海报道 如何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1月25日,在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上海政协委员、上海科创集团副总经理朱云建议上海要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打造未来产业高地。
10月13日晚,浦东科创集团和海望资本联合发布声明称,和合首创不是海望资本股东。林强从未在海望资本担任任何职务和参与公司任何经营管理行为。声明同时称,浦东科创集团(或者海望资本)发起的各只基金完全遵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依法融资、合法备案、合规运营,正常运作。
当下,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与此同时,科技创新往往面临着早期资本积累不足的问题,科创基金投资由此应运而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加快设立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当下未来产业还处于萌芽状态,培育的周期很长。
该基金是由浦东科创集团发起设立,上海浦东海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第一支文化产业基金,出资人由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外高桥集团、港城集团、浦东科技创新母基金、浦东科创集团组成,总认缴规模20.2亿元人民币。
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上海正在培育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上海要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深化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聚焦前沿交叉领域开展高风险高价值研究。
近日,浦东国资创投系统好消息频传:上海浦东创新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东创投”)旗下浦东科技投资天使母基金,参与完成人形机器人一体化关节制造企业意优科技数千万元A轮投资;上海浦东科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东科创”)和旗下投资平台海望资本对纬冉科技加码投资,支持其
科技成果的转化失败率高,创业风险大。如何更好实现从实验品到产品,从产业到商业,从科研到创业,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转化?在1月24日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举行的“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专题会议上,多位上海市政协委员关注到科技创新能力如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议题。
9月13日,上海市未来产业投资专家委员会(简称“投资专委会”)成立大会在沪举行,旨在搭建开放、共享、协作的平台,促进产业与资本的深度融合,助力上海乃至全国未来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为推动全球未来产业繁荣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为深入推进“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大力开展调查研究,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中共十二届上海市委三次全会精神和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在暑期学习会上的讲话精神,9月4日,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原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原主委赵雯,全国政协常委、九
上海医药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夷征宇在致辞时表示,“作为上海市‘六大硬核、三大先导’的支柱型、代表型产业之一,只有通过‘研发、临床、CRO、CDMO、生产、营销、创新渠道’等产业链资源的高度融合与赋能,才能进一步提升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与整体竞争力,实现‘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全面实现生物技术药物等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