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无效的情形主要包括主体不适格、意思表示不真实、内容违法或违背公序良俗、处分无权处分的财产、未保留必要份额、形式不合法、与其他协议冲突等。
主体不适格: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例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所立的遗嘱通常被视为无效。
意思表示不真实:
- 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真实意愿的表达。
- 伪造的遗嘱无效,因为它不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
- 被篡改的遗嘱,篡改部分无效,因为篡改内容违背了遗嘱人的原意。
内容违法或违背公序良俗:
- 遗嘱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或公序良俗。
- 例如,将遗产用于违法活动或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的遗嘱无效。
处分无权处分的财产:遗嘱人只能处分自己合法拥有的财产,处分他人财产的遗嘱无效。
未保留必要份额: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否则该部分处分无效。
形式不合法:
- 不符合法律规定形式的遗嘱无效。
- 例如,代书遗嘱、打印遗嘱等需要有合格的见证人在场见证。
- 危急情况下的口头遗嘱,在危急情况消除后未及时以书面或录音录像形式确认的,也可能无效。
与其他协议冲突:如果遗嘱与遗赠扶养协议冲突,与协议抵触的部分无效。
其他情形:
- 遗嘱人撤回或变更遗嘱,原遗嘱或变更前的内容无效。
- 立有数份遗嘱且内容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先前的遗嘱无效。
这些情形确保了遗嘱的有效性和公正性,建议查阅相关法律条文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