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济南3月21日电 (郑昕桥)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济南一号”微纳量子卫星与小型化、可移动地面站之间的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在单次卫星通过期间实现多达1百万比特的安全密钥
【我国实现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新突破】财联社3月20日电,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消息,该校潘建伟、彭承志、廖胜凯等科研人员联合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研究团队,近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微纳量子卫星与小型化、可移动地面站之间的实时星地量子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0日讯 (山东经济广播记者明如月)3月20日,我国一项关于量子通讯领域的突破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在线发表,杂志审稿人称赞该成果“展示了卫星量子密钥分发技术的成熟,代表了实现量子和经典通信卫星星座的里程碑”。
中国在量子科技领域扔下一枚“科技核弹”!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宣布,成功实现微纳量子卫星与可移动地面站的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全球首次将量子通信的“绝对安全”从实验室推向太空与地面的实战场景。
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济南一号”微纳量子卫星与小型化、可移动地面站之间的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在单次卫星通过期间实现多达100万比特的安全密钥共享。
原标题:中国首次实现星地实时量子通信和万公里密钥共享相隔一万多公里,如何分发量子密钥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彭承志、廖胜凯等联合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微纳卫星与小型化、可移动地面站之间的
地面基站从13吨“减重”到约100千克,可快速部署到城市、山区、高原等不同环境;卫星载荷比“墨子号”轻了10倍左右,光源频率提升约6倍,密钥生成实现单轨实时成码——由我国多个科研单位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在原理上实现了对移动量子通信的支撑。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方梦宇)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彭承志、廖胜凯等联合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微纳卫星与小型化、可移动地面站之间的实
谈起量子,人们常说“遇事不决、量子力学”,但量子的概念对于很多非专业人士而言仍然陌生。 “通俗来说,物理量里最小的单元都叫作量子,量子是可数的、不可分割的最小个体。比如,光子是光能量的最小单元,一个光子就是一个量子。
超过10000公里跨半球连接亚非量子通信又有新突破啦3月20日,中国科大发布消息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微纳卫星与小型化、可移动地面站之间的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此次实验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外单位共同完成中国电信旗下的中电信量子集团控股的国盾量子参与其中在单次卫星通过期间实现了
记者20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学校科研人员潘建伟、彭承志、廖胜凯等与国内外多个科研团队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微纳卫星与小型化、可移动地面站之间的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在单次卫星通过期间实现了多达100万比特的安全密钥共享,并在中国和南非之间相隔12900多公里的距离上建
【来源:中国青年报】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彭承志、廖胜凯等,联合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等单位组成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微纳卫星与小型化、可移动地面站之间的实时星地量子密钥
来源:新华网3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布消息,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微纳卫星与小型化、可移动地面站之间的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这是我国首次实现上万公里星地量子通信,为实用化卫星量子通信组网铺平了道路。相关研究成果于2025年3月20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
【来源:合肥晚报】近日,中国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量子微纳卫星与小型化、可移动地面站之间的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这一消息引发轰动。3月20日,记者了解到,为此次实验提供地面站的就是合肥本土科技企业国盾量子。接下来,该企业还计划参与我国“量子星座”地面接收矩阵的研发工作。
2022年飞入寰宇的“济南一号”,又迎来令人瞩目的续章。3月20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一项来自中国科研团队的重磅成果:基于全球首颗量子微纳卫星“济南一号”,中国首次实现了跨越12900公里的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并在中国与南非之间完成“一次一密”加密传输实验。
9月6日10时24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微厘空间一号S3/S4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应用产业是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通信、导航、遥感卫星应用成为实现安全可控的网络信息体系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
【来源:安徽省科学技术厅_媒体聚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彭承志、廖胜凯等与合作者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微纳卫星与小型化、可移动地面站之间的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在单次卫星通过期间实现了多达100万比特的安全密钥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