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创新创造是中华文明绵延繁盛的不竭动力。历史上的大运河,就是创造和创新的产物。”9月5日开幕的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上,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国际博协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刘曙光以“让大运河文化成为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源头活水”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刚才来接我的同志说,扬州这两天气温挺高。我告诉他,你们不仅有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这两天又要举办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热度’当然居高不下!”9月4日,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国际博协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刘曙光刚到扬州,就感受到了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的热度。
9月20日,由中国博物馆协会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浙江省博物馆承办的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研讨会“乡村、城市和国家:中国博物馆的实践探索”在广州召开。
12月17日—18日,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在成都度过了异常忙碌的两天。12月17日,“博物馆社会与经济影响力评估研究”课题在成都博物馆举行了开题报告会。该课题为中国博物馆协会“第二批科研课题资助计划”的重大项目,由成都博物馆、复旦大学联合承担。
【来源:今晚报】内容提要:5月9日,第二届“中国博物馆协会年度青年人物”推介活动在天津博物馆举办。活动聚焦文博领域,旨在挖掘并表彰一批在文物保护、展览策划、文化传播等工作中表现卓越的青年才俊。 5月9日,第二届“中国博物馆协会年度青年人物”推介活动在天津博物馆举办。
中新网西安2月15日电 (记者 阿琳娜)由中国博物馆协会、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陕西省博物馆协会、陕西省博物馆教育联盟协办的“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全国博物馆教育发展研讨会”14日在陕西召开。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之际,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江苏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的“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6月22日在江苏扬州启动。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正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如何让社会公众和政府直观认识博物馆在社会创造、品牌传播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是新形势下亟需业内合力攻坚的研究主题。
中新社上海12月3日电 (记者 缪璐 王笈)M20+全球顶尖博物馆大会3日在上海博物馆东馆开幕,本次大会由上海博物馆首次举办,主题为“变与不变”,旨在为海内外博物馆同行提供分享经验、交流合作、启发灵感的平台,同时为中国和全球博物馆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点击图片进入报道专题)四川日报全媒体“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大型人文融媒报道持续推出,今日《四川日报》连版推出第六十三期,专访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刘曙光。
粤港澳大湾区博物馆联盟Logo金羊网讯 11月18日至20日,“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博物馆联盟合作交流会暨策展人分享活动”在广东省博物馆举行。国内知名博物馆专家学者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博物馆联盟成员单位代表齐聚一堂,共谋大湾区文博界交流合作新发展。
11月18日至20日,“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博物馆联盟合作交流会暨策展人分享活动”在广东省博物馆举行。该活动由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粤港澳大湾区博物馆联盟主办,粤港澳大湾区博物馆联盟秘书处承办。
6月22日“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扬州启动。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说,10年前的今天,大运河申遗成功。作为大运河申遗的参与者,很清楚大运河申遗意义的重大。大运河是中国申遗历程中绝无仅有的十几年磨一剑、玉汝于成的传奇。
考古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热度不断攀升——穿梭古今时空 对话千年文明编者按丨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期,许多考古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成为热门“打卡地”,吸引各地游客来到“考古现场”感知文化力量。去年以来,文博游持续升温。
中新社杭州8月7日电 题:大运河申遗缘何系中外文明互鉴成功案例?——专访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刘曙光作者 林波 曹丹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也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式启动五周年。为什么说大运河申遗过程比结果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