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全国每年有好几万人股骨头发生坏死,通常发生于30—40多岁。然而,全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使用上并不理想,因为它很可能会发生磨损、排斥等反应,造成患者后期需要更多的手术,并且置换的关节的寿命也仅在10-20年左右,这让广大股骨头坏死患者十分纠结。
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VN)是一种股骨头因血液供应中断导致骨组织死亡的疾病,是骨坏死大类中的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早期症状包括髋部隐痛、活动受限,后期可能引发股骨头塌陷、骨关节炎甚至残疾。
髋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主要是由髋臼和股骨头两部分构成,是一个典型的球窝关节,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支撑和运动。而股骨头面积大约占髋臼面积的约2/3,能够进行前屈、后伸、内旋、外展等运动。所以,髋关节在做站立、蹲下、坐下、奔跑、行走等动作时,具有很好的功能。
如何减轻这种疾病对患者的影响呢?对于股骨头坏死患者我给出了以下五点建议。1、股骨头坏死早期可扶拐行走,双侧股骨头坏死扶双拐行走,可根据病情制定早、晚行走距离。例如果病情允许,身体状况好,可以骑自行车或骑三轮车。
引用本文:中国微循环学会骨微循环专业委员会. 股骨头坏死临床诊疗技术专家共识.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2, 36: 1319-1326. doi: 10.7507/1002-1892.20220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