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不解决,就永远是问题;你自己不往前走,就只有永远停在原地打转。”铁匠出生在农村家庭,相对贫穷,有一个更优秀且独立的妹妹,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重男轻女思想已经根深地固,造就了铁匠大男子主义的性格,这让她在以后的日子吃尽苦头。
过去曾经叮当敲打的铁匠铺,在城乡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而如今,随着机械化的普及,打铁匠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在德化春美乡,记者发现了一位传统打铁手艺的坚守者,他从事打铁工作已四十载,现在依然默默地经营着他的铁匠铺。
铁匠是一门古老的职业他们以铁为原料,靠小小的铁锤打造出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来养家糊口。铁匠一般都有一个自己的铁匠铺,有一座用来煅烧铁坯的火炉,在火炉的连接处有一个大的用手拉的风箱,主要用来控制火的温度和力度,一般称为掌控火候。
“赵铁匠,快点把我营养钵机子的铁片打一下,这几天我包谷育苗,制钵器机子铁片坏了,我等着急用。” “赵师傅,我翻新的镰刀拿来几天了,要多久才给我打好哟?” 春末夏初,正值农忙。镇巴县长岭镇赵开忠的打铁铺,每天都围着一大堆前来送修铁器农具的农民。
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视频剪辑 黄志刚曾有谚语说,世上三事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意思是说,这三件苦活儿,干活期间不能有片刻停歇。特别是打铁,其过程枯燥乏味,还要面对高温炙烤,往往一件铁器要反复捶打成百上千遍才能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