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顺丰同城(09699.HK)公布2024年中期业绩,上半年收入近68.8亿元,同比增长19.6%;公司拥有人应占的净利润创历史新高,约6217万元,同比增105.1%,超过2023年全年水平。上半年总单量同比增超三成,毛利率创新高,进一步提升至6.
3月28日,顺丰同城(09699.HK)公布2024年度全年业绩,全年收入达157.46亿元,同比增长27.1%;全年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161.8%;净利率为0.8%同比翻番;毛利率增至6.8%。顺丰同城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独立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商,去年订单量同比增超30%。
继去年实现首度全面盈利之后,即时配送行业头部企业顺丰同城在今年上半年再次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顺丰同城日前发布的2024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8亿元,同比增长20%;毛利润录得4.
外卖市场风起云涌,谁胜谁负目前还有待观察,但目前中立运力稀缺性已凸显。港股顺丰同城(9699.HK)逆势走强,自5月8日以来累计涨幅超30%,期间最大涨幅超41%,成为即时配送板块的领涨标的。这一现象背后,或是市场对第三方即时配送平台稀缺价值的重新审视。
近日,顺丰同城发布了2024年财报,作为第三方即配行业唯一收入高增以及连续盈利的企业,顺丰同城从2021年上市至2024年,营收实现了近乎翻倍的增长,从82亿增长至157亿元,自2023年上半年扭亏后,净利润也持续翻倍,2024年已达1.32亿元。
3月26日晚间,顺丰同城(09699.HK)公布2023年全年业绩。财报显示,公司2023年收入为123.8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1.1%,总单量同比增长超过三成。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净利润为6490万元,毛利7.95亿元同比大增93.5%,毛利率连升6年至6.4%。
每经记者:王郁彪 每经编辑:董兴生迈过盈利拐点后,即时配送玩家的“新赛点”是什么?从各家企业披露的半年报来看,或许焦点在业务的渗透程度和规模铺开的持续性。顺丰同城与美团同日(8月28日)披露最新业绩。数据显示,上半年,顺丰同城净利润为6217万元,同比增长105.
7月22日,中国规模最大的第三方即配平台顺丰同城(股份代号:9699.HK)宣布,预期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利润持续增长,本公司拥有人的净利润不低于约人民币55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80%以上。
3月28日晚,顺丰同城披露2024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7.46亿元,同比增长27.1%;毛利率连续七年上升,达到6.8%;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161.8%,连续翻倍;经调整净利润约1.46亿元,同比增长154.1%;经营性现金流2.
3月28日,顺丰同城(09699.HK)公布2024年度全年业绩,业绩报告显示,全年收入同比增长27.1%,达约157.46亿元(人民币),毛利同比增加34.8%,约10.72亿元;毛利率连续七年上升,攀升至6.8%。全年净利润约1.33亿元,同比倍增161.
顺丰同城3月28日发布2024年业绩,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7.5亿元,同比增长27%;毛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35%;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162%。顺丰同城已成为第三方即配行业唯一连续两年收入高增长和连续盈利的企业。
3月28日,顺丰同城(09699.HK)公布2024年度全年业绩,全年收入同比增长27.1%,至约157.46亿元(人民币‧下同),毛利同比增加34.8%至约10.72亿元;毛利率连续七年上升,攀升至6.8%。全年净利润约1.33亿元,同比倍增161.
1月21日,即时配送行业的“领头羊”顺丰同城发布了年度盈利预告。顺丰同城预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与去年相比,预期将实现不低于100%的增长;集团收入与去年相比,预期增长将不低于25%。其中,下半年集团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预期增长将不低于30%。
近日,港股市场迎来普涨行情。在这波涨势中,顺丰同城(09699.HK)表现突出,5月9日至今,累计涨超33%,公司市值升至98亿港元,同时成交量大幅放大,5月13日单日成交额近3.5亿港元。有分析指出,这一市场表现或与近期“外卖大战”相关,反映出第三方即配平台独特的基础设施价值。
8月28日,顺丰同城(09699.HK)公布2024年中期业绩,上半年收入近68.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9.6%;总单量同比增长超过三成;该公司拥有人应占的净利润创历史新高至约6217万元,同比大增105.1%,已超过2023年全年水平(5059.5万)。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3月1日,顺丰同城迎来了其独立公司化运营的六周年纪念日。不难发现,在这六年里,顺丰同城从最初的餐饮配送服务,逐步扩展到万物皆可送的全方位即时物流服务,在响应消费新需求的同时,也在不断细化全场景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