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周处除三害》挺火,关于“周处”是谁,也有不少人讨论。从题材上来说,它不是讲述江湖儿女的黑帮片,也不是惩恶扬善的警匪片,或许连犯罪片都算不上,从观感上它更像是一部缝合了多种元素的公路童话故事。不少观众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自己是因为其他观众分享的“尺度贼大”而走进电影院的。
电影《周处除三害》近期掀起了讨论热潮。有人说,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爽片”,主角亡命天涯、快意恩仇,故事颇有一种现代武侠的洒脱与爽快。也有人说,这是一部黑帮除恶的黑色童话,它采用了“私刑正义”的复仇套路,在讨论正义与道德孰轻孰重的千古议题。
界面新闻记者 | 胡毓婧界面新闻编辑 | 姜妍后春节档沉寂的影市中,《周处除三害》(下称《周处》)快速成为黑马。《周处》几乎没有前期宣传,相比规整的春节档,它棱角锋利。电影结合了血腥暴力、邪教灵修,以及恶者扬名等敏感话题,但却并未吓退观众,反而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观感。
文/阿宝(作者阿宝,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自从《周处除三害》开始点映后,该片的口碑和评分就一路走高。有意思的是,本片的“高潮片段”,也就是主角陈桂林惩治邪教徒的场景,已经成为了当下社交平台上的热梗。
《周处除三害》看完了。爽片,不管是心理上,还是感官刺激上,都当之无愧。在感官上,电影有相当的“尺度”,不管是肉搏、枪战,坐在观众席的人只是看着,就会产生幻肢的疼痛感。心理上,剧情推进章法有序,反转之再反转,代入感极强,特别是教堂枪战那场戏,一不留神就可能被涌起的肾上腺素呛到。
◎任凡在3月1日正式公映之前,电影《周处除三害》据传竟然有四个版本:除了台湾版之外,还有点映版、超前点映版和正式公映版。背后的原因到底是过度暴力的镜头语汇,还是难以言说的电影表达——各种疑问拉满了观众的好奇指数。紧接着,换盘风波彻底将该片的映前热度推向了峰值。
当下最火的电影,无疑是《周处除三害》。春节档的几部电影,多多少少带点喜剧色彩,难免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内地院线冷不丁来一部生猛的片子,而且视听语言丰富,自然大受欢迎。在陷入抄袭争议和流媒体上线的情况下,还能连续夺得日票房冠军,威力不同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