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走自己的路,不管别人怎么说

鲁迅先生曾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可见,路本来是不存在的,而是人走出来的,人多的地方就是阳光大道,人少的地方就是小径,只有你一个人走的地方则只会留下你自己的足迹。

交织如网的人生道路,就像握在掌心里的命运线,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路,关系着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关系着将要面对怎样的未来,尽管熙熙攘攘的大道热闹非凡,然而只有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人生才是独特的,才是真正绚丽而无悔的。人生的道路千条万条,错综复杂,大道或许走的顺畅小静或许风景独好

1854年、惠特曼的诗集《草叶集》问世。这本书那创新的写法、不押韵的格式、新颖的思想内容,像平地里钻出来的怪物,并没有被人民大众所接受。一时间,批评之声汹涌而至、惠特曼为此垂头丧气,情绪低落,甚至开始怀疑自己。

在这个时候,他想起了1842年3月,著名作家爱默生富有激情的演讲:“谁说我们美国没有自己的诗篇?我们的大诗人、大文豪就在这儿呢……”当时,爱默生的话极大地激励了年轻的惠特曼,他决定把诗集给爱默生看看。

爱默生读过这部作品之后,他称这些诗是“属于美国的诗”“是奇妙的”“有着无法形容的魔力”,他认为国人翘首以待的美国诗人诞生了。《草叶集》受到爱默生这样享誉全球的作家的褒奖,使得一些本来把它批评得体无完肤的报刊立刻改换了口气,变批评为褒扬。

不过,爱默生的推崇并没有使惠特曼的书畅销。然而,惠特曼却因此增添了更大的信心和勇气。1855年底,他印了第二版,在这版中他又加进了20首新诗。

1860年,惠特曼决定印行第三版《草叶集》,并打算补进几首刻画“性”的新作,爱默生曾竭力劝说他取消这几首诗。然而,此时的惠特曼已经决定坚持走自己的路。他对爱默生说:“删后还会是这么好的书吗?”爱默生反驳说:“我没说它是本好书,我说删了才是本好书!”

然而,执意要独行的惠特曼并没有让步,他对爱默生表示:“在我的灵魂深处,我的意念是不会服从任何束缚的,而是走自己的路。《草叶集》是不会被删改的,任由它自己繁荣和枯萎吧!”接着他又说,“世上最脏的书就是被删减过的书,删减意味着道歉、投降……”

结果,第三版《草叶集》按照惠特曼的想法得以出版。这本诗集热情奔放,冲破了传统的束缚,运用崭新的形式表达了民主思想和对种族、民族以及社会压迫的强烈抗议。爱默生曾经以为它不会畅销,不过事实却正好相反,这次出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对美国和欧洲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不久,这部诗集还跨越了国界,传到了英格兰,进而传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

正是爱默生的 鼓励才使得惠特曼有了坚持走自己道路的勇气,即使在爱陌生反对的情况下,也依然坚持几件没有妥协,终于走出自己的精彩。

当然,选择走自己的人生道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在面对不被理解的困扰和庸碌者无知的嘲笑时,抉择是艰难的,不仅需要智慧,还需要魄力,如果拥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魄力和勇气,就一定能踩出属于自己的脚印,而你的人生,也必将与众不同。

举报